让问题学生在赏识中转化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唐旋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孩子发展的重要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每个班级都有几个问题学生让班主任老师伤透脑筋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发展的重要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每个班级都有几个问题学生让班主任老师伤透脑筋,他们多半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导致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更严重的会有自暴自弃的行为发生。面对这种问题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多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使学生重建自信。用赏识的办法为问题学生植入阳光心态,照亮那些无助又弱小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班主任;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推崇以积极强化为基础,对人类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矫正的观点,这种观点被广泛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观点说出了人性的本质需求,就如同曾经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这两种观点不谋而合,这样的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问题学生,他们多数因为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内心伴随着一些挫败感。需要班主任老师倾注更多的关注,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满足学生内心“被人赏识的渴望”。本文将阐述对问题学生采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赏识的方式改善目前问题学生的现状。
        一、赏识的概念。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不是单纯地一味地表扬,而是指赏识学生的行为,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首先是爱心教育,但要有爱的艺术,爱的技巧,赏识学生的同时,即对他本人实行了正确的或积极的言行加以赏识的一种爱心举止。
        
         二、赏识教育对问题学生重要性
         1968年,皮克马利翁效应就验证过赏识的重要性。实验过程,刻意把一些“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名单泄露给班主任教师,其实些名单只是随机选取。不知内情的班主任就根据专家的结果,刻意给予这些同学一些关注和赏识。果然在随后的八个多月时间里,他们泄露的这批学生各方面很突出。由此可见,赏识能有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学生。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其中尊重需要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通过别人的赏识达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周弘老师常常高呼的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着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她!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赏识的概念告诉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并欣赏学生,人性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作为一个全新独立的个体出现在世界上,就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温情味的教育,是要赋予师者爱心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关爱。赏识教育要努力发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大力表扬,渐渐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意识到:在老师眼中,“我是好学生”。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脆弱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问题学生曾经遭遇一些挫折和失败,无法面对自己的经历,深深的埋下自卑的烙印,赏识教育能帮助这些问题学生找到内心的阳光,当孩子感觉到某一方面被老师认可的时候,无形之中会赶走懦弱和胆怯,变得勇敢坚强。在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赏识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让我们的孩子生长在充满阳光的环境中,必定会开花结果。


        三、对问题学生运用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赏识教育,给予尊重和爱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成长的关键阶段,问题的学生内心极度敏感,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满足孩子内心期望获得尊重的需求。只有学生内心感受到尊重、爱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会信任、接纳教师。通常情况,教师受分数及世俗观念等的影响,无论从班主任、各科教师还是班上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特殊看待问题学生,无形之中严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对待问题学生,会摧毁他们的善良和信心。教师要从自身找原因,首先要转换错误的观念,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这些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甚至遭到成绩好学校的嘲笑,教师要耐心给予解答和教导。做到既解答了问题,又能让普通的学生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双管齐下。教师决不能在课堂中公开表示知识过于简单不再讲述,这样会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不被尊重,他们会更加自卑,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公平、平等的去对待问题学生存在缺点和不足,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不同的需求,才符合当年素质教育对于教师德育方面的要求。当教师开始给予问题学生尊重和爱的时候,他们内心发生了转变,也会散发出他们的光芒,其他普通同学也会关心和尊重那些问题学生,当他们得到尊重和爱的时候,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尊重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赏识教育,给予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收到鼓励的情况下,才容易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因此,在对于问题学生的处理上,鼓励成为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经典实验是斯金纳箱中的白鼠按压杠杆实验,一只被剥夺事物的白鼠被放进箱子中,让它自由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白鼠偶然间压到了杠杆,激活了某种机制,食物盘中释放一颗食物丸,获得食物丸后,小白鼠按压杠杆的次数也会增加。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在得到鼓励后,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增加。我们利用这个心理学原理,在教导学生过程中,也要通过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加学生努力的纪律。很多问题学生只是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这些学生通常在擅长其他领域,比如某个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运动会上获得短跑第一名的成绩,或者英语成绩不理想在文艺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当善于发现长处。对于各科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激发学生的行政才能。比如轮流担任班委。增强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让问题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在他们积极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不太理想的情况。教师要恰当的给予鼓励,用欣赏和赞美的方式对待他们。让他们小小的心空明亮可爱。
        (三)运用赏识教育,给予耐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切实做好思想准备,转变问题学生绝非一次表扬和鼓励就能改变,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要把赏识的心态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次班会,每一次班级活动中。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问题学生心态建设需要我们耐心的呵护和保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我们要分批分阶段的,循序渐进地了解他们的出现问题的原因,把对他们的转化融入每一个场景,反复与他们交流并产生共鸣。保持充分的耐心。而且要总结经验教训。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因,我们在赏识他们的同时需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考虑孩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孩子特点、性格、长处。给予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赏识教育。
        三、结语
        总之,问题学生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注重以人为本,积极践行赏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乐观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能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转变问题学生不是一项简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配合,合理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氛围。让赏识的阳光照亮他们的心空。
         参考文献 :
         [1] 廖春玲.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J]. 读写算,2018(14).
         [2].郭茂荣. 胡飞跃,生命的震撼:赏识教育[J].湖北教育,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