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在各个学科中都要对德育进行渗透,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道德修养的国度,在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下,很多学校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出发,从探讨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进行德育的可以帮助学生在起到很大的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德育教育和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学的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1.德育的渗透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部分学校在进行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只将重点放在了知识应用与考试方面,而没有考虑到其他的角度,为了能够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现状,提了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全面展开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既有学识,又能够应用知识的综合素养社会人才。学语文则是德育渗透的最适合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相辅相成,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的考试测评时,除了普通的考试成绩,还要融入相关的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要把德育方面的分数与考试成绩进行结合,作为最终的考核成绩,这样的测评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1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德育的相关案例进行结合
在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关于德育的文章,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书中人物的人物形象过于单一,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见遥不可及的形象,最多停留在脑海当中,在学习完之后,就会逐渐忘记一些具体的形象,而现实当中的人和事则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的浴室力,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加深印象,了解身边的事例,从而传递课文中所表达的精神,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例子也更加的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老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小孩掉进水缸中,另一个小孩通过砸坏水缸的方式救了小孩,这样的故事,一般老师都会教育学生要见义勇为,然而什么是见义勇为?什么情况下应该去救人?见义勇为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由于不够全面和立体,学生并没有切身感受到见义勇为的重要作用。
在课文的系统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举一些适当的见义勇为的例子,更好地引导学生应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见义勇为,通过身边的新闻事例来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现实中的视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2举办相关的渗透德育教学的写作或者语言表达的校园活动
所以我们的教学当中,不能够将老师放在主体的地位,学生放在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语文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学生直接引用老师的相关观点,并不能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的意思,因此只有让学生将德育的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觉得做到感同身受,并且加工自身的理解后,进知识的表达与写作,从而展现出真正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母爱与父爱的相关写作主题,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作文的渠道表达对父母的爱,还能够通过写作的能力表现出来自身的感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之外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演讲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品德。综合演讲的两方面都对于渗透教育这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竞争意识还能够在多层次多个角度中体会高尚的品质,过相关的写作和演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好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
2.3组织以提升道德水平为目的课外实践活动
除了在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之外,日常生活当中还可以得到更好的落实。大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通过融入生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品德学习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还需要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从对思想道德的灌输,再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消化,然后再把所学知识落实到行动中,想要完善德育体系缺少不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例如在对父亲母亲的爱这样的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写作,对父母的爱之外,还可以组织一场为“父母亲洗脚”的实践道德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并且上交实践汇报表和真实感受与启发,让德育教育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语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的教学当中就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生活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贾登雯.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94-95.
[2]张娜.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11):27-28.
[3]陈芳.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