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阅读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方法的指引,自主学习的进行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将生本理念进行落实,重视对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和引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引导其深度地分析和探究,积累写作的知识,强化理解应用,促进学习反思,保证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性理解,需要重视应用路径的设计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读写结合;应用
前言:小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语文学习缺乏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支撑,而且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阅读为基础,阅读课堂教学就成为了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式。读写结合的应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具体的方向和内容,极大推动了语文思维和审美阅读的发展,让教学开展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应用的路径上需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加强写作和阅读的相互激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读写结合的意义
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程中通过写作来对阅读理解进行反思,将其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样就改变了浅层的知识认识,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保证了教学的效果[1]。读写结合的进行还能提高课堂自主学习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以介绍为主,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没有直观的体会,心理上不愿意做自主学习,而读写结合的进行,让学生的理解和思维都能得到具体性展现,在阅读中将自身的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读写结合的阅读课堂教学更为灵活,有共同参与教学探究的氛围,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读写结合的路径
读写结合虽然是阅读与写作为结合,但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以阅读为基础,写作为辅助,以写作总结、应用、创新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
(一)在阅读理解中开展写作总结
小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理解受教师的主导,在读写结合的应用上就可以针对阅读理解的进行做写作总结,让学生将课文段落和整篇文章做缩写,可以锻炼语言建构的能力,而在写作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实践的过程,建立了阅读方法。
例如,在《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在初步阅读之后让学生将课文分段,并提炼海上日出的几个阶段,使其能把握住课文的写作结构,掌握自然景色的描写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组织学生做中心思想的阐述,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也加深阅读理解认识,实现综合性教学。写作总结的读写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从应用出发,有效的理解和吸收课文中的知识内容。
(二)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写作应用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授基础知识是重点内容,但是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枯燥特征,需要学生做读和写,以课文为基础做理解认识[2]。针对基础知识的阅读教学开展,读写结合的应用以写作应用为路径,以仿写和游戏为方法,让基础知识学习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促进思维理解认识,并积极地进行实践应用,不仅保证了基础知识教学的效果,也让学生得到了写作技巧地练习和积累。例如,在《四季》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文中对于四季的描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描述自己对于四季的不同认识,吸收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对于字词教学的开展,则开展组词游戏,将字组词然后形成句子,增强理解认识,也强化应用思维。
(三)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写作创新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且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带有优秀的文化内容,在阅读中的挖掘,让学生感受和内化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只做讲解根本无法完成内化。教师就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来做写作创新,保证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实现素质教育[3]。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故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扩写,将自身的理解和期望加入到故事当中,以此引发思想认识的内化;还可以让学生做读后感的写作,表达自身的阅读认识。无论是扩写,还是读后感都让阅读学习有了深度的保证,也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为深刻。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做深度的阅读理解,进行综合性的语文学习,并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建构和中心思想,有思维和审美素养的提升,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建立有巨大的帮助,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读写结合的趣味性优化,不要让阅读和写作的过程成为一种刻板的方式,以保证学生在读写中能够有思维的活跃性,确保课堂教学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春,王育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248+250.
[2]张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51-52.
[3]任小伟.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刍探[J].成才之路,2020(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