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 叶贞
[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资源丰富,既有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同时也蕴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资源丰富,既有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同时也蕴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也成为了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接收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就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教材;兴趣;小学语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在讲解名人轶事以及古文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和教师互动频繁,但是在教师要求小学生背诵古诗词或者探究作者情感时,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的愉悦度都会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而对于背诵类的学习不感兴趣。为了让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挖掘教材资源,融合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首先,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文教学目标,采用讲课、做题、考试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会读并且会默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然后带领学生朗诵课文,并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聚,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课后习题。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让生动的课文刻板化,尤其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介绍的是学生幸福的校园生活,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无法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校园的喜爱,因此也难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整合语文教材中的资源,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素材,并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比如在讲《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在讲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小学,并提问学生“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同时学生在描述自己的小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景物、人物以及事件”这三个角度出发,对自己的学校进行描述和讨论。在描述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对学校的情感,然后教师在讲解《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时,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作者对学校的情感[2]。其次,小学语文教材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更多的通识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想挖掘教材资源,就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找到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熟悉教材,进而才有兴趣去探索教材,学习教材。
        二、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所选择的情景必须要贴合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时,教师要想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意境,就需要给学生营造秋晚江边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构想秋天的傍晚,江面上有归鸟、有夕阳、有芦苇,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诗歌的兴趣。情景教学法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所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营造与课文相似相通的情景,让学生自觉的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其次,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时,要创造宽松的情景。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敬业等素养,但是教材中的涉及的内容比较灵活,文章的类型也比较多,文章相对容易理解,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教材都是学习认字、组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儿歌、童话故事比较多[3]。教师在针对低段学生时,就要营造宽松的、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的情景。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故事,或者运用相关的童话故事营造情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植物繁殖的兴趣,进而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文章时,学生就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识。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日趋成熟,思考问题也越来越深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针对小学高段学生引入情景教学时,可以运用一些带有探究性的情景,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记录片,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内容不仅意味着要重新整合语文教材知识,理清语文教学思路,同时还意味着教师要挖掘教材之外的知识,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精卫填海》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先让学生熟读课本,然后让学生体会“精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感受我国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决心”。实际上《精卫填海》这篇文章出自《山海经》,而《山海经》中的类似内容比较丰富,比如有神兽白泽的故事,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精卫填海》这一篇文章,引出《山海经》中的多个故事,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山海经》中的相关视频。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精卫填海》这篇文章。其次,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教材资源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能完全依赖现代信息技术[4]。部分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的讲课内容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课流程、课件内容都是借鉴网络微课,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有些环节会很突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挖掘语文教材时,必须要将教材与学生实际学习现状相连,进而才能够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话题,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涉及的内容较多,拓展性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课外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景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这三个方面出发,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让学生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凯.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J]. 读书文摘(中), 2018(5):73-73.
[2]张国欣. 探究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路径——以小学语文为例[J]. 明日, 2019, 000(012):1-1.
[3]余萍. 语文阅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语文出版社教材为例[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003(010):P.51-52.
[4]杨惠芬. 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r——以小学六年级教学为例[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5):174-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