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学问"的三重境界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雷秋峰
[导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通常我们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从字面上看,这样翻译好像没错。可是思考一下,就发现问题了。比如:读书本身是不是很快乐?有朋友来时,是不是很快乐?别人不了解自己时,我们会不会生气?为什么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孔子一口气说的这三句话是孤立的吗?一定不是孤立的。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孔子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仔细阅读了一些专家的论著,结合自己的分析,得出一个浅显的认识----孔子关于“学问”的三重境界。在这里与大家商榷,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重境界,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个通假字,通“悦”,意思是“喜悦”,即发自内心的高兴。也就是说这一句的意思是学习能够使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事实是怎样的呢?就拿小孩子来说吧,你教他几个字,他会很感兴趣地学,三分钟之后呢?他也就厌倦了。再看看中学生,努力读书大都是迫于就业与生存的压力,而绝大多数是不喜欢读书的。不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不断发生的学生毕业时撕书或焚书的事情引起社会哗然。学生们面对撕成碎末或熊熊燃烧的书时,那股欢呼雀跃载歌载舞轻松无比的劲头,怎么都看不出有丝毫学习的喜悦。我看学生们“学而时习之”不但不喜悦,反而是发自内心的厌恶。由此可见,这些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专门从事学习的人,是多么厌恶学习!学校对学生的此种做法,表示非常理解,不加严厉制止,只是要求认真打扫卫生或注意烟火。可见,教育者也能够体会到学生对学习的厌恶之情。话又说回来,我们成年人中每一个经历过或一直在学习的人也都身有体会,学习的过程确凿无疑是很辛苦的。因为起码你得费眼费唇舌费时间去读书,当然更免不了还得费金钱买书或放下尊严去借书来读,很多人因此肩颈生病,疼痛异常。这些一定也是苦的,内心何“说”之有?
        
        难道孔子说错了吗?不,他没错,是我们的理解错了。这里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学”的内容是什么?二是“习”怎样理解?我认为“学”的内容是“学问”,“习”是指“实践”。
        
        真正使我们快乐的不是文字本身、知识本身,而是字里行间澎湃的感情和思想。我们被这种情触动心弦,产生共鸣,一首交响乐便在心中奏响。我们在这种激动中、沉思中成长着,因此内心欢腾不已。这才是圣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比如著名作家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活着,苦痛是恒久的,喜乐只是暂时的,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既然苦痛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么就不必恐惧,也不必抱怨。在努力奋斗中寻找是快乐,带给亲人和世界快乐。小说中塑造的田润叶,对青梅竹马的初恋对象孙少安和丈夫李向前的感情变化让我们明白,昨天的火温暖不了今天冻僵的手。面对现实温柔的善良的对待眼前人,既能温暖自己也会照亮别人。无论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在平凡的世界中既平凡又热烈地活着。澎湃过作者的生活、思想和沸腾的文字带给我们一种强劲的力量,它促进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理解生命,引领我们思想与实践。确切地说,这是学问。“学而时习之”的“学”指的应该就是这个“学问”。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顺着南怀瑾先生的这个解释去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更通畅了。“习”是指“实践”。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也是从做人做事上不断体会出来的。孔子的许多故事都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一点,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发生在孔子和颜回之间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孔子教给学生的学问是什么,并且告诉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看到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买布的大嚷着:“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一听,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了个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错了。”买布的不服气地说:“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我把项上的人头给你。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我把帽子给你。”二人找到了孔子。孔子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啊!你输啦,把帽子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摘下帽子,交给买布的。买布的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颜回表面上服从孔子的评判,心里认为孔子已经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借故请假回家。孔子明白颜回请假的原因,也不挑明,准了他的假。临行前,孔子嘱咐他“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路上,突然电闪雷鸣,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空树干里。他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赶紧离开空树干。刚一离开,一声惊雷把那棵古树劈得粉碎。颜回吓了一大跳,老师的第一句话已经应验,难道我还会杀人?颜回使劲往回赶,回到家已是深夜。为了不惊动家人,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卧室的门栓。悄悄走到床前,床南边睡个人,北边也睡了个人。一怒之下,举剑要砍,突然想起孔子“杀人不明勿动手”的话。 他点着灯一看,床上确实睡了两个人,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妹妹。天明,颜回赶紧返回去,见到孔子就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妻子和妹妹三个人!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扶起颜回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深鞠一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说:“你请假回家是假,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是真。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再次跪倒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以为老师年事高欠清醒,学生惭愧万分!”从此,颜回再没离开过孔子。


        
        孔子教给颜回的就是学问,它是在实践中思考中不断提高的,获得这样的学问,人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大概应该是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关于“学习”会使内心喜悦的道理吧。
        
        孔子的母亲去世,处在服丧期间的孔子听到季氏在宴请士人,穿着孝服系着麻带就去了,结果被季氏的家臣阳虎羞辱,最终没有能够进去参加宴会。回来后,孔子羞愧难当,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又无人可诉。十几岁的孔子痛定思痛之后,深刻地认识到:是要尊重他人,否则不被尊重的人就会很难过;人一定要拥有被尊重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德行。人与人交往是要用“礼”来节制的,而礼节只是仁爱的外在规范外在形式,“仁”的思想才是“礼”的本质。于是,孔子更加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孔子的真正成长成熟也许就是从此开始的。
        
        我想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眼前应该是这次屈辱的情景,内心或许会感谢这次屈辱经历,因为这次经历让他学会了冷静地分析与思考。学问是思考之后的通达,思想通了心就顺了心就自由了,喜悦就开始了。学问就是这样不断丰盈起来的。思考使人成长,学问使人境界提升,境界使平常的日子平常的事情有了意义,非凡的每一天成就伟大的生命。“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说的就是直面自己安静思考,这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自我提升学问的喜悦。
        
        第二重境界,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看望我,我非常快乐。是这样吗?这要一分为二地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绝大部分中国人遇到远来的朋友时,心里当然是高兴的,但瞬间的高兴之后却是深深地愁苦。愁苦什么?让朋友吃什么呢?中国人见面最常说的打招呼的话是“吃了没?”,固定的回答是“吃了”,这是礼节。不这么问不这么回答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节,因为我们缺少食物。这样问是出于关心,这样回答是出于理解。正如英国人见面经常谈论的话题是“天气”一样,因为英国伦敦被称为“雾都”,大家关心天气是最正常不过了。
        
        如今我们早已过了缺吃少穿的年代,朋友来我们是非常高兴的。原因是:他想我了,所以来看望我。被人惦记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能他想我很久了,只是没有时间,今天他终于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只为见到我,我挺重要的。难道我不该感到幸福吗?当然幸福满满啊,这就叫“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多好啊!心纯净如水,感情细腻如婴儿的脸。也许他只是从此地经过,专门空出时间来看我。此地就是我,我就是此地。此地一为别,再见不知时。《芙蓉楼送辛渐》中,辛渐去洛阳赴任,途经楚地,稍作停留,专程看望王昌龄,王昌龄当然高兴万分。临别时在芙蓉楼送辛渐时,表达了他的不舍与孤独寂寞之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地看重。孔子大概也是这样的相见欢,见到来访的朋友时,内心非常快乐,朋友也很快乐。但我们希望朋友最好周末来,否则还是“乐”不起来,发愁没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款待朋友。
        
        我想应该还有一层意思,在古代交通十分不方便的情况之下,朋友能从遥远的地方专程来探望孔子,是极其不容易的。从一个角度可以说明孔子德行高,受人尊重,自豪感喜悦感大概是有的吧。刘禹锡的《陋室铭》真好!它似乎就是在描摹孔子与朋友相聚一堂的快乐心情的。试看一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因为自己的德行高远能凝聚许多有德行有才能的志同道合的鸿儒而高兴,因为来往的都是鸿儒而无白丁而高兴,更因为与鸿儒们在一起时弹琴歌唱吟诗谈笑而满身轻松而快乐无比。这是孔子心中与人交往的美好境界。
        
        南怀瑾先生更妙!他认为“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难得。”“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距离的遥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人交往提升学问的乐趣。
        
        第三重境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陌生人当然不了解我,我是不会生气的。了解我的人误解我时,我才会生气,会变脸色,有时还会生气得哭,甚至会大喊大叫地说:“不当君子又怎样呢?”这才是人之常情。
        
        但是,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是:别人不了解你,那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要生气呢?别人不了解你,说明你在学问、修养、做法等等方面,做的还不是足够得好,继续做就好了,为什么要埋怨别人呢?这就是不迁怒于人,自我反省。从现代健康学角度讲,就是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资格做学问。“人不知而不愠”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能学好这个学问的人才可称之为君子。正如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孔子学问精深道德深厚志向远大,可是却无人了解他至真至善的思想和一颗干干净净的赤子之心。历尽坎坷周游列国,以求传播自己的思想,一展关心百姓、社稷的抱负,可是却没有一个诸侯王肯给他一个哪怕小小的天地。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委屈,孔子是如何承受的?千年后的我每每读到孔子周游列国时,心中涌起的满满都是疼惜。可是反复推敲琢磨“人不知而不愠”,心中豁然开朗了,原来孔子不需要我心疼。孔子要做的是集中国文化、思想和精神为一体的千秋大业,他清楚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牺牲现实的荣华,当然会被一般人所不理解,也不会被一般人所尊重。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学问、思想是德及万世的,所以甘愿承受当下的寂寞。他心中笃定的“人不知而不愠”是:不以他人为敌,也不以自己为敌。不要求他人为自己做什么,包括尊重;不要求自己做什么,包括平衡心态。他的心只是如流水一般安然地流淌着,丰富着自己,也温润着岸边的兰草与头顶的长空。他内心强大到了极点,也平和到了极点,乃至温柔到了极点。“不愠”的学问成就君子。“不愠”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君子格局,更是孔子这个圣人高远的境界。
        
        在这一则中,孔子从个人做学问以修养自身谈起,继而谈到在与人交往中增长学问,最后向上翻了一个层次,不仅告诉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可以成为君子的学问,更是在告诉我们,学问是指人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境界。从孔子的这一席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圣人的胸襟与气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