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杨英
[导读] 本文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论述,分析探讨此方面教学效率提升的相关问题
        摘要:本文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论述,分析探讨此方面教学效率提升的相关问题。在新时代、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优化传统课堂,打造高效课堂。阅读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此方面的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文章围绕兴趣培养、理解赏析、科学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阶梯式阅读训练的具体举措,力求促进这一阶段语文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阶梯式;阅读训练;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引言: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往往由于教师教学与阅读对象的影响,学生难以提起阅读兴趣,导致此方面的教学效率、学习效率呈现出滞后性的状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造高效课堂迫在眉睫,对于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现状,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竭力改变,在教学理念、方式、资源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善。本文就阶梯式阅读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以兴趣培养作为阶梯式训练的第一步
        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的第一步应以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主,通过多样化、趣味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阅文阅读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正处于最佳塑造时期,而语文阅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呈现出枯燥、乏味之态势,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对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在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的运用方面做出适度改变,以激发阅读的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其在语文阅读方面的思维及行为习惯的目的。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进行趣味化阅读、可视化阅读,以此增强课堂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续阅读能力逐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故乡》为例,文中鲁迅先生通过浅显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故乡以及当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趣事,其余这一阶段学生的实况相吻合,教师以故乡为导火索,围绕童年趣事展开阅读教学,通过多媒体呈现故乡之景,以直观的方式勾起学生的思念,便于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表达。另外,还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让其相互探讨自己的童年趣事以及童年的伙伴,这样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话可说,阅读更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会有所高涨,再加上多媒体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特性,阅读更加趣味化,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此时,还可适当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后续阅读习惯、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以理解赏析文章作为阶梯式训练的第二步
        阅读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理解和赏析,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文意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环节,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句、词汇,帮助其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此方面的教学并不能达到这一效果,由于课堂主体地位并非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自主去理解和思考,其多受教师固化思维的局限,难以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阅读体验仿佛按照剧本进行,毫无新意,效率滞后。教师应意识到此方面教育教学的弊端所在,进行优化。

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侧重于引导,基于学生的思维、理解情况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避免固化思维强加于学生,如此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教师要借助阅读对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借助阅读对象中的优美表述培养学生的悟性。以《精神的三间小屋》为例,作者通过将爱和恨、事业、自身形象成三间小屋,通过浅显、简练的语言,描述小屋里的一系列“景象”,如,“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这些均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作者还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爱恨不同的小屋景象,教师可充分围绕这些形象的语言表述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深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三间小屋,将其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更透彻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悟性。
        三、以科学评价作为阶梯式阅读训练的第三步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之路的灯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作以改正,可见,评价之关键。况且,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难以避免走入误区,对文意产生错误的理解,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此时,教师的评价就能够起到“旁观者清的作用”,帮助学生“改邪归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依据学生学习实况以及阅读对象的各方面特征,给出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另外,评价时应注意学生自信心的保护,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后续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些文章所表述的内容相对广泛,情感错综复杂,学生有时不能全面的作答,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发散性的思维画上一个句号,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者通过平淡的故事对叔叔于勒以及菲利普夫妇的变化进行刻画,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可能紧紧抓住一面,认为于勒是花花公子,而忽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的嘴脸,况且,于勒的前后变化是很明显的,其渐渐变成一个朴实的劳动者形象。文章是通过人物间相互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以及人们“虚荣、势力”,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分析时,往往过于片面,要么是局限于于勒的“花心”,要么是局限于菲利普夫妇的“贪婪”,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片面有针对性的分析进行客观评价,予以肯定,进行综合,从而更全面的引导学生掌握文意。
        四、结束语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极大比例,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此方面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教师可采用阶梯式阅读训练的方式,由兴趣着手,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培养其理解赏析的能力,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科学评价,以“旁观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阅读、高效阅读,帮助学生逐级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甘科东. 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途径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31):47.
[2]潘金梅. 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分析[J]. 华夏教师, 2017, No.080(20):60.
[3]张萌霞. 论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9).
[4]侯荣荣.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考试与评价, 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