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作品情感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会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熟练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进行探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近年来教育界人士越来越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作品情感、增强语感,为学生未来文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奠定基础。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满足新课标阅读教学的基本需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作品,还要在对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进行强化,就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作品剖析、作品解读等,使学生懂得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写作方法、情感的传达,对作品进行体会和评价。由此可以确定,强化阅读教学的确能够满足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2.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习惯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通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同时能够拓展知识结构,拓展视野,增加对世界与周边事物的了解,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会学习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词语运用方式、人物描写等,促使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都有所提高,再加之学生日常学习中,写作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逐渐提高。所以,强化阅读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习作水平。
4.能够对上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快速的理解,针对小学生目前的情况来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认读文字上的,老师要根据小学生掌握的基础,脑子里的知识储藏情况,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文字知识和词语等内容进行全方面的概括理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达到巩固知识的根本目标,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学生对理解力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1.教师不够重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意识还很模糊,对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对课文、诗词等进行背诵或者是抄写,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对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能够满足小学生未来发展。这也是阻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阅读教学开展的范围比较窄。要想促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就不能够仅限于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并用此来对学生自身的教学,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提升文学素养,增强小学生认字识字的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状况来说,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没有必要培养其阅读能力,或者是认为,阅读可能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有就是学校没有提供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条件,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受到极大地限制,难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1.重视课外阅读引导。拓展课外阅读,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独立性,这也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得到了进--步的深化。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语文教学现有的漏洞进行弥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重视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去评判什么样的书是值得读,什么样的书不值得读。鼓励学生去读一些有远见、有积极意义并且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的书。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听故事,且对这个世界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可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历史故事、童话寓言以及少儿科普类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摘抄名人名言,做一些阅读笔记,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大有神益,同时在长期的累积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分析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长期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占据了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回归其本来角色发挥引导与辅助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独立能力。同时阅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体验,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就无法形成个人独特的体验,不利于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某些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需要教师解决,避免对学生阅读造成影响,打击学生阅读的自信心。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要认识到其目的所在,并非单一为提升成绩,而是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能力,感悟能力等。阅读教学是长期性工作,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并且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灵活调整。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合理应用不同教学法。阅读教学的效果与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教学方法选择要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比如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比赛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激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在集体荣誉与压力的作用下,学生会积极的参与活动并努力达成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等吸引学生注意,补充相关知识,相比于单一的文字,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达成的效果更好。对于课外阅读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要求,比如将阅读的结果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或者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收获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有意思的事故等。
四、总结
在新课程要求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闻,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未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情况,应当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良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宁.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J].才智,2020(17):187.
[2]马彦霞.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9):71-72.
[3]朱清.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5):89.
[4]倪爱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