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民族发展中逐渐产生的,属于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素养渗透策略
引言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先秦诸子百家的慷慨陈词、魏晋名人骚客的潇洒风流,还有唐宋文豪的慧言巧思。它们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缅怀先祖的知识之窗。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本必修课本中,都有一个古代散文单元、四篇左右的文言文,占教材总体的25%左右。只有教师做好文言文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足够重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兴趣是人做好一件事的重要诱导因素。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差别较大,如果教师只是翻译一段文字让学生去记忆、理解,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并记忆,也就无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无法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没有利用多种手段整合资源——无论是网络数据还是生活实例——就不能更好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增强他们的体验性与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无法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点。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不应是单一刻板的字词串讲、逐句翻译,教师应避免一味采取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固守“填鸭式”教学,以免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一)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文言文需要提前预习,明白文章的大致内容,否则就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而且,像文言文这种需要提前阅读的文章,学生如果不在上课前预习的话很难明白文章的真正含义,只能囫囵吞枣,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现在,有很多学生不做好课前准备,认为文言文不重要。即使自己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速度,也不吸取教训,也不在下一次上课前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且会使学生形成懒惰的心态,放弃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
(三)没有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当前,高考单独设置了文言文试题,学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高考一方面能带动教师和学生有效重视某一知识,但另一方面又会让学生只以考试为重。加之评价方式单一和应试学习活动充满功利性,为了应付考试得到高分,学生便将考点死记硬背下来,不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让原本充满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典文学失去活力和色彩。
(四)学生缺乏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前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距离现实生活太遥远,若不是高考设有文言文试题,学习文言文根本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主要是因为其对文言文的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清楚,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应试心理致使他们被动学习。无论是没有明确目标还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最终结果都是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翻译与理解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阅读、翻译以及分析掌握文言文。文言文的创作时间非常早,在对一些知识性问题进行解决时,只有通过翻译才能全面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翻译与理解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从文言文当中选出一些比较常见的字、词或句子,然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字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对文字意思进行准确理解,那么最终所翻译出的内容与实际之间将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在现代文学中,“妻子”指的是男方配偶的意思,但是在文言文当中,“妻子”则是妻子与孩子的统称。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古今词语之间的不同,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和具体,对特殊部分给予一定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翻译文言文,最终用比较流畅的汉语表达出来。
(二)打开“活动”这扇窗,注重学生文言阅读素养的孕育
首先针对文言课堂教学,在活动设计上我们应当考虑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将活动和文本本身充分结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活动要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么能为文本学习提供形象的情景,要么能拓宽和加深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赤壁赋》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cosplay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扮演夜游赤壁的苏轼,以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时的情绪变化。其次针对学生课外的文言文学习,也应当设计适当的与之匹配的活动,以达成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丰富课余生活的目的。比如可以结合班主任工作每天用5分钟课前或课余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结合“家校共育”组织、号召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以“经典永流传”为主题的说经典、用经典活动;可以结合学生课外专题阅读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可以以学校和年级为单位组织文言经典的读书或征文活动等等。
(三)通过诵读领悟古文风韵
教师应该对新课改当中文言文诵读目标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与文言文阅读教学之间实现有效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古文风韵,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从而掌握更加多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另外,在诵读文言文时,可以让学生认真感受文言文的语气以及所体现的情感等,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发音错误的部分进行及时纠正,深入梳理文章。首先让学生对文言文意思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诵读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课标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情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几篇关于文学鉴赏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经典,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桥梁。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感受优美的语言。例如,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诗《使至塞上》中,对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描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仗工整,乃是神来之笔。另一种审美则是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美的体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勇于进谏的事迹,塑造了他有自知之明、大胆直言的贤士形象,又表现出齐威王知错能改、善于自我批评的明君形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全面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将实际教学与文言文教学策略有效结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另外,教师应该对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立荣.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4.
[2]毛宏伟.高中文言文学习瓶颈问题的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124.
[3]郭晶.对话教学理论视域下高中文言文课堂提问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4]张晓.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9.
[5]汤淑颖.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