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本地家庭幼儿与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亲子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与成因分析系列论文---------不同行为表现的归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期   作者:1.张秀华 2.蔡鑫盛
[导读] 本次调查常州市本地家庭幼儿与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亲子活动中活动期待、活动准备、人际交往三种特定的行为分析
六、亲子活动中不同行为表现的归因分析
         本次调查常州市本地家庭幼儿与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亲子活动中活动期待、活动准备、人际交往三种特定的行为分析,从观察幼儿的具体行为,并将行为进行量化,  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常州市本地家庭幼儿和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特定行为中的不同点。考虑到3-6岁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对于行为不同背后产生的原因,则通过对8名本地家庭的家长以及8名外来务工家长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对话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根据以上16位本地家庭幼儿家长与外来务工幼儿家长的访谈记录,通过搜集和分析记录中的有效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家长认知差异
         常州市本地家庭幼儿的父母与外来务工家庭幼儿的父母在亲子活动的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家长自身的学历水平,时间精力的分配。从编码表格中可以看出,市本地家庭的父母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而外来务工家庭的父母为初高中上下。在城市中从事的工作也是有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密集型两种明显的差异。本地家庭父母了解亲子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外来务工的父母只是浅层次的理解为幼儿园组织的活动。[14]态度是行为的指向,本地家庭父母和外来务工家庭父母在态度取向上产生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了幼儿的行为差异。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知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自身对亲子活动的认知;幼儿园对亲子活动的宣传;特定亲子书籍的学习;幼儿对亲子活动解读;相关幼儿教育专家的培训以及朋友圈内相关教育人的影响。常州市本地家庭的家长对于亲子活动的认知来源于以上四个方面都有,其中相对于外来务工家庭的家长来说特定书籍的学习以及幼儿专家的培训和相关教育朋友的影响是比较多的。[15]这和本地家庭的家长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时间的分配和日常交际的范围是有直接关系。外来务工家庭的父母由于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对于亲子活动的认知以自身理解为主要渠道或者通过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由于没有接受过科学的亲子活动教育,有的家长对亲子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并不是说明外来务工家庭的家长对亲子活动的理解就一定是错误的本地家庭的家长就一定是对的。在本地家庭家长中,有的家长在自身的工作领域有所建树,她往往将这种工作的优越感带到教育中,对亲子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一)家园缺乏有效沟通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长和教师缺乏沟通是幼儿产生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建立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可以利用聊天工具、离园交流、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率比较低。[16]这其中的问题来源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家长在离园接送幼儿时,不会主动地对教师询问幼儿的在园状况,只是简单的和老师打个招呼就走了。而教师也不会主动地向家长说明幼儿的在园状况,原因也是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做到细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双向被动,直接导致家园缺乏工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信任度,家长认为教师无法提供科学的育儿经验,教师也觉得家长不关注幼儿的在园发展。家园沟通的内容多为教师通知的活动信息,而家长很少主动询问幼儿的在园状况。

家园沟通实际是为了将幼儿在家与在园的状况进行信息交流,针对幼儿在两种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偏差,家长和教师共同探讨科学的育儿策略。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外来务工家庭的家长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性不能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得知幼儿的在园状况一般也是公共信息,而不是针对性的个别消息。[17]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在班级的针对个别幼儿的发展状况的观察也是极个别的,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也是整体性的评价。无法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只能以大部分幼儿的发展水平为标准评价整体水平。
(三)居住环境不稳定
         本地家庭幼儿和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生长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本地家庭幼儿随着父母一直在本地城市居住,接触的人员比较固定,对自己的生长环境也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外来务工家庭的幼儿原生环境一般在农村,在跟随父母进入城市之前所接触的人员是自己原生家庭附近的。但是跟随父母进入城市之后,要熟悉新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由于父母时间和工作的紧张,一般接触的人员只有父母或邻居,不会有很多的人员接触范围。尤其是原生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语言交流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和现在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外来务工家庭幼儿一般只在上学期间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在寒暑假期间考虑到父母工作的不方便以及幼儿一人在家的安全问题。这些儿童会被父母送回老家,由祖父母照看。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的切换,即使在城市中培养的生活习惯也会在寒暑假期间被“打回原形”。[18]不稳定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幼儿无法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幼儿的行为发展没有稳定的系统,因此很难适应新的城市生活。本地家庭幼儿都在常州市本地出生,也在常州市接受幼儿教育。现代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家长承担的生活压力很大。在调查的8名常州市本地家庭中,有7名幼儿父母都在固定单位上班,只有1名幼儿是由全职妈妈在家陪同。在外上班的父母由于上班时间的局限性,很少有时间精力来陪伴孩子。但是城市父母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陪伴孩子或者带孩子外出,这样孩子的认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本地家庭的家长会选择在节假日对带幼儿出去玩耍,拓阔幼儿的见识面。但是在外来务工家长中,家长很少会有节假日,短期的假日也是在居住地带着,长期假日也是需要回老家,
(四)人际关系不协调 
         3-6岁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不够完善,在0-3岁的婴儿期,孩子的主要接触对象是以家庭为核心成员,很少有机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进行接触。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很少会有父母对幼儿进行针对式教育。在问卷调查中,问到家长会有意识地为孩子的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吗?常州市本地家庭的家长中有67%的父母没有见过自己家孩子最好的朋友,但100%的家长都听孩子说过自己最好朋友的名字。在访谈中,只25%的家长曾经为邀请过孩子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其中有75%的家长还是在之前和孩子朋友的父母认识,因此才产生联系。而外来务工家庭幼儿在交友人际关系协调方面就比较严峻了。[19]外来务工家庭在常州市的人家交往范围比较局限,父母的时间精力大部分都在工作上。幼儿交友一般也是在幼儿园的班级内进行 ,幼儿进入新的环境不敢与新的朋友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幼儿只会处在人际交往的危机边缘,慢慢地幼儿独处的性格就会形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