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没有语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那样充满情趣,他是符号文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现代教学论的原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一、通过游戏创设乐学环境
乌申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乐趣,学习就成了负担。”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元的初步认识》时,做了个“夺冠”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谁先夺得老师手中的鲜花谁就获胜(课件展示:一位老师手捧鲜花站在操场中间,有十位学生在老师面前站成一排)。
师:同学们,对这个游戏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1:有的学生离老师近,有的学生离老师远。
生2:这个游戏不公平。
师:这个游戏的确不公平,你们想怎样设计这个游戏才公平呢?
(学生动手在纸上画图设计)
师:你们设计的游戏公平吗?谁来说一说。
生1:同学们围成一个圈,老师站在最中间。
生2:同学们站在一个圆,老师站在圆心上。(生2一边说,老师一边用课件展示:老师站在原地不动,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
师:真不错,你知道了同学们围成的这个圈叫做圆,老师站的这个位置就是这个圆的圆心。(老师板书课题及圆心)
师:这个游戏公平吗?
生齐答:公平。
师追问:为什么?
生:每个学生到老师的距离相等,他们获胜的机会一样。
师:请同学们在你刚才的设计图上,任选几个同学,把他们到老师的距离用线段连起来,再量一量,这些线段都相等吗?(生动手操作后,老师展示了几位学生的设计图,虽然圆的大小不一样,但在同一个圆内,每个学生到老师的距离都相等。)
师: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圆的半径,即连接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师: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怎样?
生齐答:都相等。
二、通过故事、相声、小品等形式创设乐学环境
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复习课时,让孩子们课后两人一组根据圆柱、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编一段相声 。然后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一组,上台表演。
表演开始了,只见两位个头差不多的男同学走上了讲台。(甲戴了一顶圆柱形的帽子代表圆柱,乙戴了一顶和甲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帽子代表圆锥)。
甲:亲爱的同学们,我是圆柱。
乙:我是圆锥。(甲乙边说边向同学们敬礼)
甲乙齐说:我们俩是一娘所生的双胞胎,你们看我们长得像吗?(甲乙边说边把头靠在一起,让同学们好观察)
生齐答:像。
甲:我们都有一个大小相等的圆形的底。
乙:都一样高
甲:的确是呀!我们本来就是等底等高的嘛。
乙:但是造物主在造我们的时候,有点偏心。
甲:哦,我不就多了一个底嘛!
乙:还有,你总是长得肥肥壮壮的,而我呢,是越长越瘦,“脚重头轻”啊!
甲:那是因为我的肚子比你大,我比你能吃,我吃一顿,够你吃一天啊!
乙:你真是个贪吃的猪。
甲:我可以变成你呀!
乙:我也可以变成你!
甲:怎么变?
乙:三个一样的我,就可以变成一个现在的你。
甲:哼!我嘛,现在还不想变,如果要变的话,我就变成三个现在的你,我只怕会吓死你。
乙:哼哼!
甲:哼哼!
其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乐学环境的途径很多,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直观形象的演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能给课堂创设一个乐学环境。史宾塞快乐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我们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