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师需创设合理的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率,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初中数学的重点。由此可见,教师需要打造出一个高效化的数学课堂模式,利用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基于此,文章围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及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需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点开展探究,促使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更加有利。另外,教师需完善教学目标,全面展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
1 教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大纲,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知识点的运用思路、解题思路及理解方式。因此,教师需为学生营造更多的探究、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分享、交流在学习某一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及思路。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探究中的不足之处,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1]。
例如新人教版《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及方法有一些不了解,可能会出现不会使用公式或公式使用错误的情况。首先,教师应提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办法,例如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通过展示出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技巧,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教导学生采用互动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在交流中明交流对公式法的推导思路、一般步骤进行了解。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们提出实际例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式。
(1)。
学生们在讨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说明此类问题需将方程式化简为一般形式,即将方程式化为,然后分别确定式中a、b、c的参数值,然后分析△()的值是否大于等于0,若参数值大于等于0,则说明该方程有实根,若参数值小于0,则说明该方程无实根。其次,学生们通过分析,得到了关于(1)的解法,即原方程化为一般式为(a=1、b=3、c=-4),故△=b2-4ac=25>0,故利用公式可得到=,所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x1=-1、x2=4。此时,教师需引导学生该问题是否有简单的解法,同时提出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思路。学生A将(1)化成了一般式,利用因式分解法将该方程变为(x-1)(x+4)=0,也可快速得到本题的答案。这时,部分学生对这一思路产生了不解,学生A就向其他学生说明了他的解题思路“分析a、c之间的关系,分别将a、c看成两个数的乘积,对角相乘后若这个数等于b,那么关系成立,其解题思路就是运用因式分解法。
”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A的解题思路进行汇总讲解,细致的讲出因式分解法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办法,同时要求学生分析究竟哪一种方法最为简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际性的数学例题,可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较高,需要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可结合生活实际,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对应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所在,有利于让学生更快适应于课堂[2]。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及作用,这对于推动数学课堂进行有着积极地作用。
例如新人教版《中心对称》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如中国联通图标就是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太极阴阳图是重心对称图形,而中国银行标志及时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常见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要求学生在自主练习的基础上学习中心对称的知识点。这时,学生B总结出“旋转对称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结论,帮助学生理清对称中心的内涵,并采用画图的方法快速找到、分析、评判图形的分类。最后,教师可采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直观的观察、发现中了解本课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最后,教师需对本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温习的过程中掌握关于中心对称的知识。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优化课堂提问,鼓励学生探究
教师应完善课堂的提问环节,选择适合学生分析、接受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在高度集中学习的过程中明白数学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与激励,减少对学生的批评与责备[3]。
例如新人教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温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法,要求学生们对明确全等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其次,教师可提出“怎么样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判定方法有哪些?”此时,学生们便以小组的形式分析了AAS、ASA及SAS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通过推导分析,学生们也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判断方法。此外,教师需提出三个思路,即“已知两边”、“已知一边一角”及“已知两角”三个方向,让学生结合这个思路找到关于其他角和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尝试掌握基本证明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彭文. 丰富教学方式,实现高效教学——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J]. 电子乐园, 2018(6):0240-0240.
[2]陶雯. 浅谈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构建[J]. 好家长, 2019(15):149-149.
[3]黄相波. 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0):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