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常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期   作者:周慧
[导读] 数学是有一定抽象性的学科,小学数学课的常规课堂,

         摘要:数学是有一定抽象性的学科,小学数学课的常规课堂,与公开课不同,更加安静,课程内涵也更加丰富,可以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要注重小学数学课常规课堂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常规课堂中,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在对小学数学课的常规课堂进行导入的时候,在知识衔接的位置,以及在思维陷入到停滞的情况下,教师要采用适当的引导手段,让学生可以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常规课堂的有效开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常规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新一轮课改下,教师要为学生尽量提供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下很多的公开课以及优质课中,所采用的模式都是非常丰富的,教师会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保持非常活跃的精神状态,学习欲望被充分点燃,但是教学也不是只注重气氛活跃的,教师在对学生设置一个问题后,若是学生可以安静思考几分钟,思维的运转会更加高效,动静结合,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常规课堂中要考虑的问题。
一、新课导入,认真观察
         小学数学课的常规课堂导入中,学生刚刚结束课间活动,思维还停留在课下的玩闹状态,心情也没有完全收回来。这个时候教师用非常平和的目光对学生进行环视,静等一会[1]。学生原本非常活跃的心情会得到一定的冷静,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其实安静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用带有逻辑的方式,对新课进行导入,再次将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将思维运用到数学问题上,这样学生的心情,就能从热闹的课间游戏,转移到小学数学课的学习中。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的导入环节,独立对问题展开思考,并开始进行体验和倾听,在观察以及思考中,发现新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进行体验。这样学生就能在小学数学课中,获得不错的收获和成果。
二、在知识迁移中引发思考
         数学学习注重逻辑性以及研究性,为了让新旧知识实现良好衔接,教师可以在知识衔接位置为学生设置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形成认知充足,进而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困惑的状态中,教师对学生展开适当引导以及点拨,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对新知识的充分接收。在学生还处于未明白的状态中,教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3]。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一些原本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陷入到一种认知矛盾,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在最终解决后,学生会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比如对“梯形的面积”展开学习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展示两道题,一道是对平行四边形进行面积计算,另一道是对一个三角形进行面积计算。这些是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可以轻松找到计算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呢?学生开始回答推导的过程。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新问题展开思考:那么梯形面积要如何进行推导呢?学生开始思考,在梯形图案上进行画、折,最终发现若是将两个相同的梯形进行组合,是可以组合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或者也可以将提供梯形,分割为一个三角形以及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独立思考以及相互探讨,让学生实现了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其实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也没有多难,新数学知识往往就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学生会对自己掌握新知识而有成就感,对小学数学课形成更加坚定的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给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状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机会,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上,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三、在思维障碍中加强感悟
         对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展开探索,很多时候学生会陷入到思维障碍中,思维障碍会成为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接受和理解的拦路虎。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偏向的表现[3]。在学生的思维陷入到停滞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思考中,更加有效地将知识难点突破。让小学数学课的开展更加高效[4]。
         比如对“3的倍数特征”展开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四组数字,让学生分成四组,在其中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字,将这些数字找出来后进行观察,看这些数字的个位是不是3或者3的倍数,然后观察这些数字,看看这些数字的特点。学生经过观察之后,得到一些结论。有的学生说,数字的个位是3或者3的倍数,那么就能被3整除,有些学生则是不同意这一结论。一时间小学数学课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若是将这些数字的个、十、百位数相加,看看会得到怎么结论呢?最终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得到了真正的规律。很多时候,学生因为知识理解或者思维误区,会陷入到思维障碍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思维障碍,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结论:总之,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常规课堂展开有效组织,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得到思维和能力上的锻炼,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甄慰.以问题细化“阅读与理解”,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以“解决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05):45-46.
[2]秦丽娜.灵活运用教材插图,放大数学教学效应——刍议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77.
[3]邓国强.研究教材编写意图  实现数学教育价值——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专栏“图形中的规律”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7(14):19-20.
[4]李一婷.小学数学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的研究与应用——以国标苏教版第一学段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Z1):11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