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是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例从“激兴趣,获动力;生活化,引思考;设任务,促学习;借实践,拓思维;重启发,助内化”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享受这样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活力 兴趣 任务驱动 生活
2017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提到“课堂革命”这一新名词。“怎样进行课堂革命”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讨和研究。课堂改革,是为了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来打造初中数学的活力课堂,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探究数学,体会数学并爱上数学。
一、激兴趣,获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对于数学,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繁琐无趣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并主动进行数学思考,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够利用所学解决书本中、日常生活中以及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上册“1.5 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们可以由“填米粒”这一故事引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下象棋。为了表示对大臣的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要求在象棋的棋盘上放一些米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是8粒,第五格是16粒……国王笑大臣只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却说国库可能没有这么多米……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抛出问题“同学们觉得国王和大臣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故事中涉及到的计算是怎样的?”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的学生必定来劲,谁都想学习完新知识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比比谁又快又准。
再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下册“17.1 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展示“毕达哥拉斯树”(又称“勾股树”)一图。“这棵树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能画么?”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来,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就很活跃,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主动思考并努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二、生活化,引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贴合生活实际,从周围的事物实例出发来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运用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继而转化为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讲授数学中的计算问题时,我们可以跟“今年得发行多少钞票?”“今年双11,双12得准备多少货物库存?”“造一架飞机得多少材料?”等内容联系起来。在讲授四边形知识时可以跟“教室中的平面图形”、“校门口的伸缩门”、“家里的活动晾衣架”等问题联系起来。讲授圆的知识时可以跟“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为什么在围观时人们总是围成一个圆形?”“植物的根茎横截面为什么是圆形的?”等问题联系起来。讲授利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销售问题”时可以跟“超市购物”、“市场销售小体验”等问题联系。讲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可以跟“教室环境的消毒时间设定”、“足球的抛出运动”等问题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日常事物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再运用数学去解决书本和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设任务,促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为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自身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 圆”时,我们利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提出“寻找我们身边的‘圆’”这一学习任务来贯穿整章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分小组合作,利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和发现相关事物。在每一节课余时间让学生把搜集的内容与圆相关的知识点对应起来,做好标注和解说。在整章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时,由学生自主分析交流探讨“沙子碰到行驶的车轮以什么方向飞散出去?”“在围观时为什么人们总是围成一个圆形?”“自行车前后车轮所在的两圆是什么关系?”“自行车前后车轮所在的两圆与链条所在的直线是什么关系?”“套圈游戏中怎么计算人到中心点的距离?”等搜集到的内容与圆的哪个知识点比如“圆的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垂径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挂上钩。学生自主发言后由教师小结。然后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本章的所学所获及应用。学生尽可能地联系各个知识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探讨能力、分析总结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最后教师借用爱因斯坦所说的“圆圈的里面代表我现在学到的知识,圆圈的外面仍然有着无限的空白,而且随着圆周愈来愈长,圆周所接触的空白也愈来愈大。”来作总结,点明“学无止境”,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四、借实践,拓思维
绝大多数初中生处于15、16岁的年龄,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把手工、游戏、竞赛等实践活动引进课堂,严肃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会感到兴奋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无比开心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学生体会到当“学习的小主人”的成就感。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2.1 三角形的内角”这一节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手工活动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每个学生课前先准备五个剪好的三角形,课堂上学生交流协作,通过“折纸”、“撕纸拼凑”、“作平行线”等方式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并上台演示。最后教师做小结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节课给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机会。通过活动使知识建立在直观领会的基础上,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加强对数学的亲切感。当发现教师公布的结论跟自己得出的结果一样时,学生会更乐意继续深入学习并保持原有的积极状态。
再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时,章节中涉及到的性质和定理较多,学生表示难以记忆或容易混淆。因此我们以“操作+竞赛”的形式来开展复习活动。课前我们先准备好橡皮筋、图钉和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数学棒若干。学生事先分成若干小组。规定:其中一组派代表上台利用橡皮筋、图钉、数学棒搭建特殊四边形,其它组可派代表进行抢答出“这是什么四边形?搭建过程利用的是该四边形的哪个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回答错误可以做补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馈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做好小结和计分工作。获胜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等复习完相关知识点再进行解题。此时大部分同学对知识点的记忆比较深刻、理解比较透彻,做起题来也更得心应手。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理解,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拓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将学生带到了数学王国,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数学的美好。
五、重启发,助内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提问和强调,花费时间过长,刺激过多,都容易引发学生的听觉疲劳或不耐烦或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其实我们需要的是适时适当的点拨与启发,教学生如何去思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经过思考探究实践进行知识的理解消化。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泼,大部分较有难度的题目经老师点拨,他也能很快地做出来而且正确率很高。在学生们的配合下,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快知识也塞得多。但这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发挥不理想。”。由此可见“欲速则不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得学会放手,不能让学生单纯一味地沿着我们的思路走,更不能急切的将知识的解答方向指给学生,得放慢脚步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尝试、探索等形式经历将书本中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在面对各类问题时才能自已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
让我们迎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在教学舞台上发挥自身潜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中,学好数学,体验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严育洪. 课堂革命:有效突破平庸课堂36策[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