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出自身榜样的力量,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化解学生的问题,以学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下面就此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主任;优化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心智发展的成长阶段,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出,小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都较为薄弱,对待一些事情学生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班主任要考虑到小学生这一特点,不断提高和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班主任的正面影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班主任要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就要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言行举止稳重、着装落落大方,课下时间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与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交谈,尝试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使学生可以更信任自己。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良品质,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后,学生会更积极,实际上班主任的这种做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还为学生们营造了融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团结互助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一定是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完全服从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工作要做到师生间互相信任和依赖,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沟通。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可以使学生更信赖班主任,这样班主任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同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要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特点也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通过近距离的与学生对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任何时候班主任都要信任自己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每个学生都会犯错,但大部分学生在犯错后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要给予理解,班主任要认识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温和的对待自己的学生,不能过于严厉的去苛责学生,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避免以后再犯相同错误。班主任采用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全面提高新课程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
三、重视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为此,班主任要重视起学生的心理教育,尤其是班级中的优等生和学困生这两大群体。优等生中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攀比心,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这也是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而学困生往往非常自卑,学习态度消极,不愿与人沟通。针对优等生,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沟通,调整学生的心理动态,使学生了解到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注,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促使优等生间进行良性竞争,这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教师可以发挥出班级优等生的优势,组织开展比学赶超活动,使优等生可以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在帮扶活动中做好详细的记录,定期进行考评,给予进步的学生表扬,给予正在努力的学生鼓励,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到班级的学困生,而且也是对优等生的一种肯定。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班主任要使其认识到人无完人,但人也并非一无是处,让学困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放大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让乐感好的学困生参加歌唱比赛等。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并非要将所有的学生打造为全才,而是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亮,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还要重视起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转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J].学周刊,2018(34):164-165.
[2]黄妍.基础教育新课程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