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综述

发表时间:2020/8/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期   作者: 李丽涛
[导读] 初中生处在特殊的身心发展时期-青春期,

         摘 要  初中生处在特殊的身心发展时期-青春期,这决定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业成绩波动性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字  初中生  学业成绩  非智力因素

         在资讯科技挂帅的21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领域。初中阶段的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受到人们尤其是家长的关注,学习是初中生最主要的任务,而学业成绩是衡量初中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标准。
         初中生处在特殊的身心发展时期-青春期,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前期,而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相比较为缓慢。身心发育不平衡,使得初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危机,他们的心理变化激烈,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心理冲突。初中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智力因素。
一、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即智力以外对智力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调节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 、意志、性格等,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1]。从国外的研究来看 。1935年Alexander首次在《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2]。而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于科学研究是1943年Wechsler在《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社会化理论强调重要他人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学习这一行为发生在学校中,但家庭也卷入其中,是重要的教育角色。就家庭而言,在1966年科尔曼探讨了家庭社会地位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他提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子女的学业成就越高[3] 。
         段成荣的研究表明,亲子分离导致子代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进而传递到学业中来,影响学业成就[4] 。Popenoe的研究发现,家中没有父亲的孩子与有父亲的孩子相比,学习成绩更差[5] 。周皓也提到家庭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子女学业成就[6] 。
         同伴关系在初中生人际关系中的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促使初中生高效学习,不良的同伴关系则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业。
         王佳宁[7]等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相关显著。吴晓玮[8]等采用调查法对初中生社交控制归因、学业成绩水平与同伴交往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业成绩在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上差异显著。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中的表现。Collins[9]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数学的知识技能显然是影响他们作业完成情况的重要因素,但自我效能感亦在其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谭亚莉和佐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总评成绩水平好、中、差的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阐释了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是学业成绩发生分化的原因之一。黎兵、杨嘉乐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业成绩。林崇德等的研究发现,个体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联系密切。


         考试焦虑是焦虑的一种特殊形式。相关研究表明:学业不良与考试焦虑存在因果关系,即由经常的智力活动挫折与学科测查的挫折组合成的学习活动挫折会使学生产生较高的考试焦虑;较高的考试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使学生体验到更大的挫折;由于急切希望摆脱学业不良又容易产生更高的考试焦虑。王崇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密切相关,并呈显著负相关[10]。
二、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注意力、记忆力 、观察力、思维力和想像力 ,即认识能的总和。作为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习活动。目前对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智力因素研究集中在注意力因素的研究。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的能力。作为调节与控制个体心理活动的总要机制,它受到认知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信息加工中的重要心理机制,其重要性愈来愈清晰地显现出来,尤其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与学习活动紧密关系更加突显[11]。 袁忆达、姚昉研究指出,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其注意力水平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困难的学生[12]。不同学业成绩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以及注意力水平间存在不平衡性差异。与学习优秀生相比,学习中等生的注意力水平、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落后;而元认知能力则与学优生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显著偏低的态势。但学习困难生在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能力以及注意力水平三种认知因素上都显著低于学习优秀生[13]。
三、问题和建议
         以往的相关研究多关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中的一个进行研究。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应对两者进行综合研究。以往的相关研究在这一方面较少涉及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心理因素的培养和提高。为了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应对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傅洪健 .高校社会工作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Alexander W.P.,“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35.
[3]Coleman ,J.C.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M].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6.
[4]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03):13-29,188-189.
[5] Popenoe,D.. How Fathers Ca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 4-Decade Study[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 1994,22(5):698-700.
[6] 周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期望、亲子交流与儿童发展[J].青年研究,2013(03):11-26.
[7]王佳宁,于璐.初中生亲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学业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6):1439-1441.
[8]吴晓玮,葛明贵.初中生社交归因学业成绩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1383-1385.
[9]Collins,W:A.(1990).Parent-child in relationship in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pp.85-106).Newbury Park,CA:Sage.
[10]王崇.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学位论文,2009
[11]梁宁建.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2]袁忆达,姚防.气质与智力对注意力的影响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08(01):28—29.
[13]张军翎.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及 注意力水平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美丽中国.2009(01):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