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也是一批接着一批,虽然土木建筑工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其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地进行解决,因此,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成为了其工作的重点,而如何利用更好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将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首先,水同水泥混合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量热量的释放,受石膏的影响,一层钝化模会形成于水泥粒子表面,此时会降低放热率,导致大量的热量在水内部聚集,最终导致温度应力现象产生于水泥当中。因此,在实际展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应避免水泥质量受到温度应力的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大量的热量在水泥内部能够被有效释放,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加速搅拌等途径,部分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取代水泥,通过降低水泥用量的方式,避免大量热量在水化反应中产生,以此来充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其次,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展开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温度环境进行全面掌握。如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展开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结合混凝土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加大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构建最小水泥温度应力值。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混凝土自缩
导致混凝土自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泥因素: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由于水泥硬化需要消耗混凝土还有的一定要水分,消耗量大约为20%,而剩下的80%主要是蒸发掉的。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自缩值,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大于混凝土自缩值时,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自缩现象,主要原因是水泥硬化导致的。外加剂因素: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某些情况下会采用一些高效的减水剂来使混凝土流动度加快,但是这样会对水泥的自缩值产生影响。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的影响不会随着材料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干缩型减水剂对混凝土自缩值的影响会比较大,此外,还有膨胀剂等外加剂都会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影响。
2.2外界温度变化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若外界温度有所降低,则混凝土内外就会形成很大的温差,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的温差越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越大。而温度应力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受到的温度应力越大,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一般混凝土结构都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至今为止,大体积混凝土都会比较厚重,因此地基会对混凝土产生相应的约束力,随着混凝土结构厚重程度的变化,约束力也会跟着变化。而且这种约束力是外部约束力,对混凝土产生影响的同时,会造成混凝土严重裂缝。而且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还存在着内部约束力,这种内部约束力也会形成一定的温度效率,促使混凝土结构裂缝加剧。
2.3水泥水化热
在进行水泥的水化搅拌时,水泥会释放出相应的热量,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施工面积都会较大,而且混凝土结构的断面面积也较大,这就使得混凝土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最终会导致水泥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来,从而积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促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增加,使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度差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三、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2)减少水泥用量。
水泥水化过程中都会释放出一定热量,由于受到混凝土表面参数的影响,水泥热量可能不能充分释放出来,进而聚集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要想使这种温度应力减小,就应该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利用其他材料来替代一部分水泥,或者也可以加入一些减水剂等。此外,还要注意提升搅拌技术水平,增强搅拌效果,进而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充分释放出来。
(2)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这就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在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时,应当选择在相对温度较低的天气下进行,避免高温作业。同时,在相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应当采用相应的冷却手段进行冷却,并适时的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3)进行强制性降温。
为了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出现,从而充分保证混凝土质量,必要时应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降温,例如将水管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然后将冷水注入到水管中,这样就可以利用冷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3.2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1)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
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较高,这无疑加大了混凝土内部约束力,要想使这种约束力降低,必须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除了上部分提到的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暖棚法、蓄水法及覆盖法等保温方式,对混凝土外部温度利用保温措施来减小其内外温度差,最终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
(2)减小外部地基约束力。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大面积混凝土如果浇筑过厚,地基会产生约束力,因此必须降低混凝土厚度,利用设置滑动层的方式来减少外部约束力。
3.3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行的时候要非常的注重相应原材料的搭配使用。
(1)在原有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增强材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材料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金属纤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等。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这种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抗裂性能。
(2)对混凝土的相关材料进行比例的调整,将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要求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的配比实验下,并经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制定相应的配比比例。使用这种验证后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就能够达到工程设计中所应有的强度。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搅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规章程序进行,确保搅拌工作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现象。
(3)在原有混凝土原材料的基础上掺加添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程度。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混凝土膨胀率实验,对膨胀率限制的额度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实验中对相关添加剂的选择,寻找出最适合降低混凝土膨胀率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适当的添加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在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对直径较小和分布间距也较小的配筋,可以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抗裂的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本身就缺乏相应的配筋,其间的薄弱部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在这个部分相应的添加一些温度筋,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管理,实现整体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对其质量控制做进一步的规划。文章对当前混凝土施工的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期望能够为现有的施工技术优化提供可参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林锐,姜天雪.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大陆桥视野,2016(14):159-159.
[2]应涧钢.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7(1).
[3]吕素琴.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环球市场,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