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黄德新 刘成军 姚仁菊
[导读] 摘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龙里县洗马镇巴江社区驻村工作队
        摘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关键词:脱贫攻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引子:巴江社区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今天播报的主要内容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庭院经济,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如下:
        一、对公路沿线农作物种植要求:凡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以种植辣椒,黄豆,蔬菜、中药材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主。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在长效产业项目油茶地,刺梨地内进行套种低矮经济作物,同时使油茶,刺梨长效产业得到有效管护;
        二、庭院经济要求:鼓励社区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经济主要是有效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花池,围栏,小片空地,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三、长廊经济要求:利用入户道路通道,庭前围栏,花池等空间延伸,搭建长廊,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藤蔓经济作物。如:豇豆,佛手瓜,泥巴豆,葡萄,猕猴桃,八月瓜,药材等。长廊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光照、通风效果,增产增收; 长廊花池可以收纳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细小垃圾作为肥料,变废为宝;长廊作物,夏季赏花,秋季采果,可美化居家环境,亮化庭院,改善人居环境;长廊投入小,产出多,长廊建设成本(钢筋混凝土搭架)材料成本不超过50元每米,小小长廊地,每年可增加收入上万元。
        这是2020年3月上旬春耕备耕时节,巴江社区广播站播报的一则广播稿。
        2019年龙里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出列。如何巩固成果,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方能不辱使命,达到预期。
        一、 精准脱贫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咱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央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必须实现脱贫。2014年全国拉开脱贫攻坚的序幕,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2013年以来,经过局部试点,不断探索,对精准扶贫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效可行的施政方略。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实施的步骤是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
        精准识别:采取驻村工作干部入户开展深入细致调查,组织召开群众评议会议,进行评定,经过张榜公示,对无异议的进行建档立卡,明白告知;
        精准帮扶:精确找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实施精准扶持。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自然村寨、贫困村寨,采取整村,或动员部分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基础薄弱,以挪穷窝,拔穷根的方式予以解决;对生存环境恶劣的村寨实施整体的,或者动员局部的生态移民搬迁;对留下的实施生活用水、用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实行集中财政资金予以改造解决;对因病致贫的采取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大病医疗救助等方式予以解决;对因学致贫的采取教育补助资金保障予以解决;对因缺劳动能力,无自理能力的老、弱、病、残人群,采取国家政策兜底,发放养老金,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式予以解决;对无安全住房的,采取大额资金补助拆旧翻新建设;对基础较好、局部破损,较为成旧的住房,实行局部改造予以解决;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区域(沟渠、排水沟、排污沟、文化活动广场)较差的,政府给予资金投入,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予以解决;对缺乏技术,缺少计划,缺乏启动资金的困难群众予以技术、小额贷款、项目扶持、业务培训指导,落实帮扶责任人包保方式解决;
        精准管理:对贫困户实行建档立卡管理,落实挂帮责任部门、村、镇、县、州、省各级干部进行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扶持,企业带动,小额贷款,入股分红,劳动就业安置,帮助群众扶贫扶志等措施,从而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管理工作。
        精准考核:就是按照“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通过国家认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实地检查对照考核标准,予以脱贫摘帽。
        精准脱贫:就是按照“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的脱贫考核标准,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考核评估认定,通过群众评议,贫困户的认可,实现精准脱贫,龙里不辱使命,如期出列。
        2016年龙里县74个贫困村,77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4244个贫困人口。通过2013年至2016年四年时间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搬迁,教育、医疗救助,农村危旧房整治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工作的开展。至2017年74个贫困村摘帽出列。至2018年按照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审核,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评估检查,报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符合摘帽退出程序标准,我县摘帽退出了贫困县的行列。至2019年11月,龙里县7734户贫困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二、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高
        至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大改善。以巴江社区(非贫困村)为例:该村有22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724户人家,2842个人口,其中有81户贫困户,233个贫困人口。
        部门扶持:挂帮扶贫部门3个,驻村工作干部50余人次(驻村1年以上的),现还有挂帮部门3家(龙里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纵深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组同志6位(县级5人、镇级1人)。
        路网建设:通村公路柏油硬化(主干道)5公里,串寨公路(水泥硬化)10余公里,新修串户路(水泥硬化)20余公里,新修机耕道5公里;
        水利建设:新修水库1个,新建饮水管道5千米,灌溉农田500余亩;
        广播建设:新建村级应急调频广播网1个,覆盖22个村民组,村级政务工作全部通过广播宣传,有效解决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通过应急广播,适时调度各项工作,大大减轻了驻村干部、社区常务干部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广场建设:新建自然村寨文化广场水泥硬化10个6000平米,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农作物交易场所得到改善,活动安全保障得到提高;
        人居环境改造:即“三改”建设工作。住房改造对贫困户危房拆旧翻新125户,每户投资1-3.5万元不等;危旧房局部改造111户,每户投资0.1-1.5万元不等;贫困户平整硬化院坝总计5000余平方米,新修排污沟2000余米;改厨99户,其中、一级改造户53户,每户补助资金800元;二级改造户46户,每户补助资金500元。改厕101户,其中、一级改造户18户,每户补助资金2200元;二级改造户63户,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三级改造户16户,每户补助资金800元;四级改造户4户,每户补助资金500元。
        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四清四化”工作,新修花池500余个,5千余平方米每个投入资金500元左右;
        2016年本社区通组路投入945.945万元;串寨串户路投入41.7665万元,安全饮水投入410万元;太阳能路灯投入27.5万元;安全饮水工程投入280万元;卫生室15万元,文化小广场投入24.3万元;文体设施投入2.3万元;供电基础设施投入31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7.9万元。合计投入2085.611万元,人均享受到达0.73万元,这些度是硬货!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全村有土地2980亩,稻田400余亩,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引领,群众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动,群众土地年产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本社区就项目奖补资金就接近500万元。
        2014年以来,该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种植刺梨2000余亩,
        每亩获得政策扶持0.05万元,产业项目补贴资金就达100万余元。2020年已种植油茶1700余亩,每亩获得政策扶持经费0.12万元,涉及资金200万余元。种植药材100余亩,每亩投入资金5万余元;为以短期经济作物种植,养长效经济产业,现已动员群众,在刺梨地套种辣椒500亩(已经育苗500亩),黄豆种植200亩,蔬菜种植200亩,每亩还可获得政府补贴资金100-300元的补助;
        四、管理措施
        人是成事的基础,有人才能办事。管理是成事的保证,管理也是生产力。措施是成事的保障,措施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1、人是成事的基础,有人才能办事。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龙里五镇一办,2016年全县抽调了2770多位机关干部深入一线驻村,主抓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解决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具体就是解决“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第一批人员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二是完成对“危旧房”整治、“四清四化”等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建设;
        三是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长效产业与短期见效产业相结合,提高农村群众的收入问题。
        2019年,县委、县政府再次增派100名机关干部驻村,中心任务是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调整的规模化、高效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发展农村合作社,使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管理是成事的保证,管理也是生产力
        在驻村工作组的管理方面,我县采取的办法是:属地管理原则,以镇为单位设立战区,战区长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挂帅,乡镇党委书记任常务副区长,驻村干部与镇干部一道参加年度考核,以实际成效,群众的满意度,考核识别干部。
        一是不搞数据脱贫,用实际行动,实际成效脱贫。必须是要让没安全住房的群众住进新房;让住危旧房的,通过局部改造,局部整治后,必须有安全住房可住;让每一个有学生的家庭都能享受教育资助,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读得起书,吃得到营养餐;让每一个家庭参加医保,让每一个群众要看得起病;对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全部纳入政策兜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智障家庭,没有计划,不懂得技术的,通过技能培训,增长致富技能,使每一个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既定指标要求。真正解决老百姓“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这是考核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也是考核驻村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
        二是让群众满意。满意度一是靠干群见面率;二靠说话兑现率;三看群众所得实惠率。这是老百姓对干部的认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也是考察识别干部的标准。
        如何管理好我们的干部,管理好了,它也是生产力,管理得好,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生产力就能提高。
        3、措施是成事的保障,措施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工作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好基层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好村支两委的把舵作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联动作用,采取有方案,有部署,有跟踪监督,有考核,有追责五部工作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各项产业开展。对于推动我们的农业产业来说:首先我们的农业职能部门要搞好调研,发挥好专家的作用,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基层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必须及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按时间、季节、节点要求,做好工作安排部署,农业季节很强,误时一天,有时就会影响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农技部门必须根据时节,提前做好产业技术培训;人大、纪监监察部门,必须做好建前、建中、建后监督检查,采取集中观摩,摆擂台赛的方式比学赶超;对工作不力,推动不力,监管不力的,必须进行责任追究,这就是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五步工作法宝,措施是成败的决定因素,措施是成事的保障。
        五、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解决好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充分利用好合作社这个平台,发展种,养殖大户,真正落实
        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经济。让懂技术,懂管理,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管理,解放有限的劳动力,让有限的劳动力时时变现。
        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把大宗的土地交给合作社,让之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生产。住地周边的小宗的土地,入户通道两旁,过道空间,用于发展庭院经济。
        由于庭院周边离家近,方便管理,特别是对老年人,缺劳动力,脚手不方便的,不利于上山干活的,可以就近务工,减少生产管理成本,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可以生产更安全,管护更到位,家园更美丽,小小庭院结出丰硕成果。
        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破解基础性的工作难题,发展好庭院经济,美化好家庭单元,为下一步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