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区精准扶贫调研 ——以四川省米易县白坡彝族乡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苏小军
[导读] 摘要:贫困一直是困扰着民生发展的重大难题。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贫困一直是困扰着民生发展的重大难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我国贫困地区具有致贫原因复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等特性。本文以四川省米易县白坡彝族乡(以下简称白坡乡)为调查点,剖析致贫原因,探究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以致贫原因为导向把握综合态势,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和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米易;精准扶贫;控制返贫
        一、白坡乡贫困现状及原因剖析
        白坡乡位于四川省米易县西北部,相较于米易县其他乡镇的发展,白坡乡稍显滞后和疲态。就全省而言,彝区因经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原因,发展难度较大,白坡乡也不例外,但其贫困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绝对性贫困与相对性贫困并存。贫困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人文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现状
        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是贫困地区的共性。白坡乡总人口约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万人,经济来源单一,主要是靠外出务工和家庭种植为主,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主要有玉米、蔬菜、烤烟、核桃、花椒、芒果、油桃等。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起点低且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是白坡乡贫困的常态。米易县内的乡镇中,普威有“三花节”;新山傈僳族乡有千亩梯田,万亩杜鹃的旅游资源;安宁河流域旁的乡镇主要种植大棚蔬菜等。而白坡乡一直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道路,没有规模成型的支柱产业,传统的模式占主导地位。农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即生产后直接到销售。发展滞后导致了贫困,贫困的状态又限制了发展,贫困与发展滞后呈恶性循环状态。
        (二)致贫原因剖析
        民族地区的发展多受限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白坡彝族乡的贫困户就致贫因素而言,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首先是收支不平衡,收入分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问题,贫困户的储蓄能力普遍不足,从而形成资本匮乏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第二是交通不畅,白坡乡是米易海拔最高的乡镇,也是白坡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距县城约60公里。居住区域植被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常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得各通村通组公路在雨季时交通不便,路面常有塌方和滑坡,导致运输农牧产品困难;有些村组居住过于分散,运输距离长,运输的成本变高。
        第三是因教、因病或因劳动能力不足等致贫,贫困家庭因文化水平不足导致缺乏获取技术、信息或知识的能力。白坡乡没有部分学者所说的“贫困文化”,即适应了贫困,而甘于贫困,同时放弃对财富的追求。恰恰相反,他们意识到了因文化而造成的贫困,而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但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于是造成因教致贫的状况。其次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不完善,导致看病难,因此有小病时,总是习惯能忍则忍,以致于会引发更大的伤病,于是又形成因教因病导致劳动力不足的后果。
        二、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
        白坡乡的贫困状态,传统的扶贫机制已经难以发挥作用。精准扶贫是通过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精准帮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明显特征,这种特征意味着对于解决贫困现状是最有利的,也是对传统的扶贫模式的反思与升华。白坡乡采取了帮助贫困户增收与脱贫并进的方式,在产业、就业、教育、健康、住房保障、生活条件改善、社会保障、通信网络八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采取建档立卡的方法建立帮扶机制。首先帮助建档立卡户免费建新房,住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三人以上人口人均补贴1.7万元,三人及三人以下共补贴6万元。第二,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米易县分别设立了500万元的教育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建立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资助体系;建档立卡户在县域内的医疗费用给以减免,以保障基本医疗。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要致富就先修路,白坡乡的通村公路大部分实现了硬化。

其次米易县有效整合资金和精力,单位对贫困村一对一扶贫帮扶,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决,另外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和农技提升培训,给精准扶贫户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公益性的岗位等,有成效的政策都是将致贫的原因作为帮扶政策的导向。
        三、不足及建议
        (一)不足
        “个性化”的致贫原因给政策的实施带来了难度和不足。首先笔者参加过帮扶单位的农技指导课,发现作用并不明显,其实群众掌握着真正实用的务农经验。其次,贫困群众更了解自身的致贫原因,工作人员帮忙制定扶贫规划和帮扶方案,作用也不明显。一些为督导检查做的表面工作,如摆好家具、叠好衣被等,对于农民来说没有实用性。第三,白坡乡有大量核桃、花椒、芒果、殷桃、油桃等,但产业链短。第四,部分帮扶政策以物质形式注入,以实现数量和形式上的脱贫,这种方式会造成“福利依赖”的心理。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还会造成部分非贫困户出现 “争取或等待扶贫政策”的观望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二)建议
        坚持实事求是。基层工作人员应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如笔者家于2017年新建住房时应要求,拆毁原来的土坯房,但2020年5月份,工作人员又要笔者提交原土坯房的照片,虽然只是微小疏忽,但增加了工作量。除了工作人员,贫困户也要树立正确的脱贫观念,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贫困户有消极的思想;甚至有个别参与赌博的陋习,这属于自身因素致贫的,除了靠自己积极改正,还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思想工作。
        有效的控制“返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控制返贫更要加大以致贫原因为导向的扶贫力度,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如贫困家庭子女,予以扶贫助学;因病致贫户,解决其医疗费用等。还要争取加大普惠性政策的投入力度,实现通组道路硬化和果林地通路。分散式的居住会给道路硬化的工程带来耗资、耗时及较高的建设成本;但摆脱贫困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因为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落后。此外要因地制宜,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发展成支柱产业,把产业规模的蛋糕做大是彻底解决贫困最根本的关键所在。“对于劳动能力不足的贫困户而言,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大而退出劳动力的贫困群体,财产性收入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是实现持续脱贫和发展的重要路径,”①因此,对于缺劳动力不足或个人原因而致贫的,创造就业岗位,让其有财产性收入异常重要。建立特色产品产业基地和加工园区,延长产业链可以增加就业,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白坡山有米易县境内最大的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有“十里不同天”独特气候。二滩库区蓄水后,在白坡乡内形成了长约60公里的水域,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可以重推特色和绿色的旅游道路。白坡乡是白坡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适合养殖高山生态羊,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
        总结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一直是我国消除贫困、缓解社会不平等的重要举措,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现实需求来看都具有很强的内在价值。”②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心愿。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社会福利化,是整合贫资源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必须找准贫困的“七寸”,以致贫原因为导向,才能脱贫和控制返贫,让各族同胞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①郭佩霞.凉山彝区政府反贫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②朱志伟,范斌.精准扶贫的正义性价值与现实进路——基于罗尔斯正义性的审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
        作者简介:苏小军(1993年— ),男,彝族,四川米易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610041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