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审计的内涵和特征,同时分析数字化审计的研究意义,最后阐述了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希望能够有效发挥审计的作用,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保驾护航。
关键词:数字化审计;审计流程;管理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业务信息系统在电力企业中被广泛应用,工作机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自电力企业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以来,内部审计在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推行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基础环境建设粗放、风险管理意识欠缺、审计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逐步显现。目前的数字化建设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需求,内部审计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数字化审计概述
1.创新审计理念
相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数字化审计注重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审计为源头审计和过程审计,更加关注一切与企业未来发展有关的显现及潜在的问题,奉行检查与评价、纠错与治理并重。关注重点不仅要维护组织现有利益,而且要为组织创造更多未来利益。
2.扩张审计领域
相对于传统的内部审计而言,数字化审计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并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领域。随着进一步与业务系统的融合,审计业务领域亦会不断扩展。例如,在审计项目安排上,在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等常规审计项目外,逐步开展预算审计、营销审计和物资管理审计等项目。内部审计积极开展各种更能够给公司带来管理提升、效益增值的鉴证及咨询活动。
3.改进审计模式
数字化审计通过提取业务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远程在线审计、持续常态审计等模式。进一步加强业审融合,同时增加与被审计单位联络途径,提高审计工作的延展性和纵深性,促进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4.规范审计流程
在网络时代,审计作业流程与管理不再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组织原则。通过信息化审计系统,整个审计过程可以被完整记录。这种高效、虚拟化、低成本的新型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使审计力量更加有效,从而规范了审计流程,提高了审计效益。
二、电力企业数字化审计的研究意义
1.构建电力企业“大监督”格局的重要保障
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国网公司“大监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国网公司全局业务控制流程进行统揽监管。在这样的战略发展和历史背景下,加强数字化审计建设,实现全局内部审计“一盘棋”,有助于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目标保驾护航。
2.促进审计工作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随着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审计工作覆盖至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个领域。审计业务对象全面实现数字化,如果审计手段仍得不到丰富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审计工作质量将大打折扣。一套业务全面覆盖、功能持续更新的内部审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3.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必要保证
按照“规划为引领、需求为导向”的思路,形成“开放、融合、动态、智能”的一体化数字化审计体系,有力推进数字化审计深入探索。
通过对数字化审计流程的设计应用,增强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与审计信息化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充分应用审计成果,不断优化和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三、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
1.“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
①综合应用。综合应用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有关部门的行业数据,以及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全维度分析处理。②精准定位。利用业务数据、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性,精确筛查出常规审计难以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全面支撑“总体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作业模式,有效减少现场审计的工作时间,有效节约审计成本。③系统分析。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决策执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热点问题,揭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具针对性、更有价值的审计意见,推进审计监督从“查错纠弊型”向“管理效益型”转变。④实时监控。提高管理层对审计工作要求的响应速度;杜绝“屡查屡犯”情况的重复出现;使审计人员从审核账表、审查资料等基础性、機械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对问题的深度发掘、分析和研究。⑤全面监督。利用数字化审计“样本即总量”的特性,使审计监督不再受制于抽样样本,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全部的业务信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项目综合、系统、全景式审计监督。
2.持续在线审计监督
基于审计信息系统,开展常态化审计监督,利用大数据平台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多视角、多维度分析业务风险和审计疑点。同时,将工作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运用审计作业系统和业务系统对所属单位各类业务实时进行全景扫描,充分采用复核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与审计相结合,在财务、营销、人资、项目管理等数据在横向和纵向之间都做好数据的全面跟踪分析。研究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型,利用SQLSever、Oracle、Excel等数据库技术及可视化技术,研究开发审计风险监测工具,固化审计模型,按照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监测指标,追踪业务活动,支撑审计任务多元化,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审计成果可视化、激励考核规范化,提供常态化审计系统保障。
3.非现场审计
①审计线索集中分析。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工作原则开展审计项目。审计主审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审计流程和路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总结分析审计问题特性,形成审前疑点清单,提高审计效率。②审计疑点现场核查。移交现场审计组,对风险清单中所列问题进行核实,形成审计记录和审计底稿,建立审计问题台账。实行要情汇报制,重大问题报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③项目结束后,审计数字化工作组织对集中非现场数据分析进行评估,从数据分析覆盖率、问题定位准确率和现场作业有效率等方面评价集中非现场数据分析工作的成效,同时发现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系统持续跟踪监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4.全过程审计
工程全过程审计是数字化审计的重要形式。对公司直接投资或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配农网项目,进行在线持续跟踪审计,采用远程在线审计,逐月对公司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弥补管理漏洞,强化对工程投资各环节、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实现“全过程审计,全流程整改”,促进工程规范管理。
四、结语
随着电网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审计业务管理工作和职责不断延伸,对审计信息化的功能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数字化审计提出了新的机遇以及课题。电力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审计业务领域实践经验,以国网公司确定的监督主题为基础,深入探讨企业的营销、财务、工程、物资、人资等各大专业数据价值,通过多维度、跨系统、横向关联等手段,积极开展数字化审计分析模型的研究以及构建工作。通过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确定审计重点和疑点,实现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刚,张越.浅议数字化背景下的持续审计[J].商讯,2019(15).
[2]唐玲.电网企业数字化审计管理模式创新实践[J].会计师,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