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花生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晓菲
[导读] 摘要:花生烂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选种、播期、地下害虫、病害、天气、土壤、鼠害、耕作方式、收获时期等这几方面,在实际花生生产中,找准发生烂果原因,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措施,以减少因为烂果造成的损失,确保光大种植户的利益。
        兰陵县农业农村局  277700
        摘要:花生烂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选种、播期、地下害虫、病害、天气、土壤、鼠害、耕作方式、收获时期等这几方面,在实际花生生产中,找准发生烂果原因,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措施,以减少因为烂果造成的损失,确保光大种植户的利益。
        关键词:兰陵县;花生;烂果;原因;防治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万亩,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适种面广;北部是山区,山场面积52万亩。山区土壤属于砂质壤土,适合花生的种植,常年种植花生20万亩左右,是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最近几年来,在花生生产中,烂果现象普遍存在,防治效果也较差,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严重的地块减产率可达65%,每年因为花生烂果导致的损失,都不在少数,广大种植户也深感头疼。为了确保花生优质高产,需要摸清花生造成烂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花生生产中的关键。
        1、烂果的外在表现
        花生从结荚到收获这段时期均可能发生烂果现象,表现为整株或点片发生,轻度烂果其荚果为褐色或黑色,花生果仁皮发黄或发黑,果仁瘦小发硬,发育不良,严重者整个荚果呈现深黑色,果仁腐烂发霉。
        2、花生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1选种不良
        种子选不好,容易引起后期的病害发生,因此花生播种前要充分晾晒、精心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
        2.2播期过早
        花生在播种后如遇低温,容易烂种,通常花生播种应该在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候播种。我县花生适宜播种时间在4月20日以后,即春分节气前半个月。
        2.3地下害虫为害
        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对于花生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蛴螬,为害花生荚果后,如遇雨水等天气,会引起烂果。对于这些地下害虫的有效防治,就是播种前进行拌种。拌种剂通常用花生专用拌种剂,里面含有吡虫啉等有效杀虫剂,具体用量参照使用说明书。但是有些拌种剂药效持续不到后期,前期的地下害虫能够有效防治,等到花生结果后,拌种剂的药效下降,这些地下害虫就又开始危害了,对于后期虫害过多地块,可以用辛硫磷灌根处理,或拌毒土撒施,都可防治地下害虫的继续为害。
        2.4、病害为害
        2.4.1花生果腐病
        花生果腐病又称为“花生烂果病”,主要表现在花生荚果腐烂,患病时荚果呈现褐色或黑色,果仁小而硬实,发育不良,果皮发黄,严重的整个荚果都为深黑色,果皮和果仁均已腐烂,形成烂果,一般点片发生,有的严重的地块,花生整株都会发生,对花生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花生进入结荚期一直到采收期,均有发病的可能。


        2.4.2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植株很快枯萎死亡,果荚往往腐烂或果仁不饱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70%以上,特别是连作多年的地块,甚至成片死亡,是一种暴发性病害。
        2.4.3花生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通常在花生荚果膨大至成熟期发生。花生的根、荚果及茎基部受害后,起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表现为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然后茎叶变黄,逐渐枯死,引起花生荚果腐烂。该病发病后防治效果较差,以预防为主。
        花生病害防治一般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病后,或重或轻都对产量有所影响。在防治上,可用40%纯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兑50公斤种子拌种防治。一旦发病后,可用以上药剂在花生开花期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生根剂灌根,也可兼治多种病害。
        2.5涝灾
        花生喜旱怕涝,7-8月份是雨水集中季节,如果花生地排水不畅,使花生荚果长时间的处于被水淹的状态,也会发生烂果,造成涝害。涝害使得花生根系得不到正常的呼吸,进而影响整株花生生长,造成花生开花少,结果少,烂果多,大大影响产量。花生出现涝灾后要及时采取措施,排涝减灾保产。
        具体措施:一是及时开沟排水。雨后,及时清理排水沟,做到“五沟”相通,当阴雨连绵时,保证田间水流通畅无明水,进而增强植株和荚果的抗逆性,降低烂果率。二是及时破膜散墒。及时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以减轻烂果造成的损失。三是增施速效肥。花生经过水淹后,使得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要及时追肥恢复植株生长以增加产量。四是注意防治病虫害。涝灾过后,会发生多种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控制蔓延。
        2.6土壤缺钙
        花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钙能使花生果饱皮鲜,土壤缺钙也会导致花生烂果。花生在缺钙时,表现为外壳疏松,导致它的果壳变得越来越薄,外壳的保护能力变差,病害和水分会趁机侵入,造成烂果。采取的措施是,在花生播种时,同肥料一起每亩撒入过磷酸钙30-40公斤,也可施用花生专用复合肥。
        2.7鼠害为害
        花生荚果被老鼠啃咬后,病菌等侵入荚果,也会造成花生烂果。防治鼠害,可利用毒饵诱杀,用磷化锌1千克,拌谷子或麦粒20千克,等距离投放到田间或鼠洞旁。
        2.8多年连作
        在同一地块上,多年种植花生,会使得病虫害增多,活力降低,造成花生出现烂果现象,极大影响产量。因此,花生种植上要注意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携带病菌为害花生。
        2.9收获不及时
        花生收获的标准是果皮出现本品种特色的花纹清晰、明亮,种皮与果皮分离清楚,果仁饱满圆润,内果皮白色的海绵组织收缩,裂纹加大,多数品种种子挤压处的内果皮呈现黑褐色的斑片,此时要立即收获,减少烂果,确保丰产丰收。
        造成花生烂果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对我县的花生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和防治,减少烂果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