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25
摘要:地基建设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选取地基处理技术,合理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严格遵守相关的行业准则与技术规范,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地基的建设质量,提高整体工程的建设水准,促进行业的发展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在建筑施工时,一定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于根据地理环境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案,为地基的合理建造提供有利的保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研究重点,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唯有将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满足建筑承载能力作为目标,才能够助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1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1.1 潜在性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的建设效果造成影响,对于地基的施工建设,一般在工程项目结束前无法正确评估工程的施工效果,而在工程项目完成后,这些难以被发现的问题又可能成为遗留的安全隐患,房屋地基建设施工中的存在的潜在性问题,是影响地基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1.2 困难性
地基建设往往需要结合房屋的建设需求进行施工,在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建设都需要考虑对整体工程建设的影响,然而,由于影响房屋工程建设的因素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建设规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由于地基大多存在于地下,不同于地上的建筑结构,地基很难采取简易的技术手段进行修补,因此,地基的修补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进而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复杂性
地基建设受地质状况影响很大,而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地区不同位置的地质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针对不同的土壤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地质状况的多样性决定了地基建设技术建设施工的复杂性,对于软土、冻土、盐碱土等各种地质,在地基建设中,要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分别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地基建设施工的困难[1]。
2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首先,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规模比较大,房屋需要承受的力比较大,因此需要夯实的地基作为基础,而自然的土质抗剪强度比较差,如果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不做任何处理,将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地基隆起或者位移的现象,最终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不稳定,房屋容易塌陷。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地基处理工作,能够提升地基的抗剪强度,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房屋的结构稳定性比较强。
其次,进行房屋地基处理能够减缓地基的压缩性。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因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因此地基需要承载的负荷比较大,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容易发生沉降的现象,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源于地基中存在气体和水,而地基在长期受到重压的情况下,超负荷的承载,将地基中的气体和水全部挤压出来,因而导致地基发生沉降现象。其次,因房屋建筑工程自身的重力,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出现沉降现象。而在施工前做好地基处理工作,能够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压缩性。
第三,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实施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土的动力特性。目前,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房屋建筑越来越高,重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地基的动力性较差,则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发生破坏,对房屋建筑使用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做好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能够提高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减少危害[2]。
3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3.1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较多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将水泥混入软土地基,利用软土与水泥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够使地基形成桩体,进而使地基的强度增加,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效果可靠的优点,对于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具有十分显著的处理效果,但是由于土壤中的碎石会对水泥搅拌造成影响,对于碎石含量大的软体地基,该技术的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这种地质状况的地基,一般无法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施工。
3.2 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施工技术是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手段,该方法适用性广,对于湿陷性粘性土、素黄土、砂土、填土、碎石土以及杂填土等土质地基都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重物下落夯击土层,进而对土层进行加固。对于非饱和性土质的处理,通常需要采用连续夯击的施工手段。在强夯法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科学的定位与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夯点的确定,通常采用试夯法。
3.3排水固结地基处理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主要是依照固结变形的原理,利用外力施压,让软土地基在强大外力之下将土层空隙当中的水分挤出,这样可以让土层空隙比有效降低,提高土层的坚固度。通常而言,排水固结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分成排水和加压两个部分。通过外加等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排水。排水固结处理的过程中,适用于一些软土以及与泥质土。排水固结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外在施加方式的不同,合理的选择排水固结法,而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降低法等方式不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导致土层的额外横向剪力增加,对一些较柔弱无法承载较大剪力的粘性土较为适用[3]。
3.4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房屋地基夯实后,需要进一步对地基进行处理,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将注浆溶液注入原有的地基中,首先对注浆的溶液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溶液注入地基内部,并对其进行硬化处理。通过增加注浆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加地基的硬度和牢固性。在实施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期间,需要对注浆的配比进行严格把握,确保注入的浆液能够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3.5 粉煤灰填地基处理技术
高强的透水性是粉煤灰最主要的特征,将此特征进行应用,促使粉煤灰在地基中起到填充的作用,并且加速土壤的固化,将加固的步骤进行省略,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缩短工期。此技术实施的重点是需要将淤泥与粉煤灰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之后再进行填补工作,但是,要保证填补均匀,从而使地基的牢固性得到保障。此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将有效的土地最大程度地开发与使用[4]。
4 地基处理技术施工时的关键
地基处理技术施工时的关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地基施工设计图纸是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地基施工的关键依据。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与专业的地基施工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和探讨,进而能够更加了解设计人员预想的地基建造效果,这样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渗透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地基建造预期成果。此外,地质结构是复杂多样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地质环境也呈现动态变化的现象。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变化的情况,并且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以实现设计图纸的优化。②地基施工智能化。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的建造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四周建筑分布的情况、房屋建筑工程附近的地质状况、水文情况等。依据这些详细并且科学的数据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可以建立有效的施工模型,从而指导地基施工。
结束语
我国的房屋建筑历史悠久,地基处理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积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且房屋施工建筑越来越复杂,加强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总结,对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房屋的施工质量,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钟贤鸿.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智能城市,2020,6(3):182-183.
[2] 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11-12.
[3] 闫兵.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1).
[4] 李宇男.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9):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