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薛宏野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薛宏野
[导读] 摘要:城市集中供暖作为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建设事业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能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影响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设施。
        国家电投集团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铁岭  112003
        摘要:城市集中供暖作为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建设事业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能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影响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设施。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一定要积极探索,主动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设备、新软件,并将其快速应用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当中。为此,文章从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优势及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关于集中供热的规划思路,希望对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问题;发展规划
        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解读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采用的供热方式以燃煤型集中供热为主,取代了曾经落后的以锅炉房供给局部的小规模供热模式,有一定的节能环保效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节能意识的逐渐普及,集中供热技术已然出现了一些缺陷,造成了一些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益和国家环境效益的能耗问题。(1)集中供热能耗较高。热能效率与成本消耗不成正比,使得集中供热成本较高,造成了不必要的财政损失,增加了财政负担,是我国集中供热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直观问题。由于长期的设备落后和缺乏管理等原因,使得热能在转换过程中就白白流失掉许多,更遑论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流失。在每一年的市政财政收支结算中,在供热供暖这一块,往往是入不敷出、收不抵支,这些问题,都对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建设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2)集中供热效率偏低。热集中供热效率偏低问题,是因为实际的热能运行工作中,供热到户时的热量往往远远低于标准设置中额定热量,使得热能消费者存在着被欺诈消费的心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加热环节的区域单位收费虽然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各个区域的供热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流失消耗却缺乏控制,导致供热质量始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得消费者蒙受了损失。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落后以及集中供热工作管理制度未落实等,多个细节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效率偏低。
        二、新时期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暖发展迅速,尤其是城市集中供热需求量逐渐增多。集中供暖是指将热能通过管路传递到用户,室内。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是热能转化效率高。供热机组热电联产综合效率是普通大型轮机组发电效率的二倍。因此集中供热可以节省燃料,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集中供热对于减少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集中供热采用大型锅炉并通过高烟筒净化装置,降低粉尘排放量,从而达到供热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另外,较分散供热而言,其中可以减少成本。
        三、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问题所在
        1.规划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在早期的城市化建设中,我国过于关注城市的地上建设而忽略了地下的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一个成熟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导致出现一种哪里有供暖需求,就在其附近建设锅炉房的形式诞生。这种方式在城市规模不大的时候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出现小锅炉和烟囱遍布的情况,在供热的效率上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之前的这种供热方式不符合这个政策,必须要推倒重来,因为用户的分散性相对较强,在集中供热上有着一定的难度,全新的供热规划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以及建设周期。
        2.热网设计问题较多
        在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集中供热的,不断普及,使得城市中的热网覆盖面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热网设计存在不科学问题,导致供热效果不良的现象,在各大城市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宇宙网设计不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近端用户,暖气过热,而远端用户暖气不热。网管布局对于集中供热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高品质供热,降低能耗,节约建设成本、让用户满意。当前,供热网络在设计时,很多细节问题考虑不周。如凝结水回收问题,由于供热温度、材料选择、施工技术与质量等原因,都会导致出现缺水问题,如果在设计师给予考虑,就会减少供热消耗,提高供热质量,增强管道使用寿命。再如供热管道的保温问题,加强供热管道的保温设计,可以减少热网管线热量、降低能源消耗。
        3.专业化人员及技术的缺失
        制约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具备极强专业性与技术性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的建设这个专业工程系统,专业技术及人员是缺一不可的,此二者贯穿了整个的供热系统建设中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运营、管理等环节中。就目前的城市集中供暖建设看来,供热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对于供热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为低下,对于那些有助于供热安全质量提高以及节约能源投入的方式不主动进行了解、应用。并且在判断供热系统中问题的时候不注重实地考察而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
        四、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
        1.集中供热格局和构架的合理规划
        城市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就是供热系统,在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从能源结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后续维护等多个方面出发,将热源的格局以及管道框架做到合理的规划,具体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1)热源结构以热电联产为主。热电联产的效率十分高,在如今这个煤炭能源结构为主的时代下,在城市集中供热中实现相应的节能减排目标,就需要将热电联产作为全新的能源结构。(2)集中供热管道网络的合理规划。针对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问题,需要在全面整合相关资源的前提下针对管网老化、破损严重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管网改造工作。将之前的单热源且传输形式单一的传输网络进行多元化规划,确保集中供热系统的合理布置。
        2.基于集中供热节能降耗目的的换热站优化技术分析
        由上可知,热汽由热源出发,经由换热站输送向城市的这个环节之中,由于水泵和换热设备等的技术落后或者运行效率差,常常使得此环节中的热量流失严重,使得工热管道中的热汽质量无法保障,因此,需要使用创新技术对换热站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升级,以确保其工作性能,促进其节能减排效用。换热站中的循环水泵是其热量流失严重的主要症结之一,对于循环水泵,其应用价值还是存在的,所以应当从其他方面着手,例如通过对换热水循环泵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使其流量效率与工作运行效率一致。
        3.分户调节及热量计量收费的使用
        供热的实际负荷是由热用户本身的能耗数量所决定的,为此只要用户降低了能源消耗则整体的能耗数量就会有显著的下降,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热量计量收费,并且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将能源消耗降低 20%到 30%。利用超声波或者是机械形式的热量表进行热量计量,也是解决当前供热企业收费难的主要途径。
        结束语
        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供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在能源使用率的提高、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供热成本上有着显著的作用。所以,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一定要积极探索,主动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设备、新软件,并将其快速应用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安民.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48-49.
        [2]徐宏.集中供热现状、能耗产生原因及节能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10):221+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