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7092119880127XXXX 山东聊城 252000;2.身份证号码:37152419860606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钻孔灌注桩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形式,其成桩质量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施工工艺及质量问题的角度出发,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有:塌孔控制、导管进水、堵塞控制、沉渣控制、成孔倾斜质量事故控制等。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防治措施,确保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管控
引言
钻孔灌注因为其成孔方式的不同,通常会分成循环成孔、反循环成孔、旋挖钻成孔等方式。随着钻孔灌注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施工方式上也逐渐得到了完善。不过,因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是在地下进行,在施工期间不能够直接地观察到具体的情况,而且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的质量检测也无法开挖验收,所以断桩、蜂窝、桩位倾斜等质量问题经常出现。为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依此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大量多跨度连续梁的建设,作为其基础承力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即为钻孔灌注桩,其在现阶段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其施工过程中,因工艺落后、地下施工、情况不明等原因存在着较多问题。钻孔灌注桩是民用和工业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操作简单、设备投入不大等优点,但因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亦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但其又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种基础形式,因此,分析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必要的防范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根据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笔者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几种质量问题以及所采用的相应的防范措施。
2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管控探析
2.1孔壁塌陷的防治措施
①施工前要认真审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充分预案。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调整泥浆比重、泥浆黏度,确保泥浆具有足够稳定度。②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以提高泥浆的黏度加强护壁。③在埋设护筒前,先在底部夯实50cm厚的黏土,并保证护筒埋设深度。在护筒周围也用黏土紧密填封,保证护筒稳固并防止地面水渗入。④钻孔过程中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清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待灌时间控制在3h以内。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混凝土灌注时间。⑤施工中孔口发生坍塌,可采取拆除护筒再回填,将护筒重新埋设后再进行钻进。
2.2钻孔桩身偏斜问题对策
①提升技术管理的水平,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概率,在进行放样和对机械进行定位的过程中,要利用技术参数来进行校核。②对于土质情况不是很理想的地层,在钻速上要慢一些,不要贸然快进。如果在地质不均匀的地层进行钻孔,最好采用钻杆刚度强的钻机。③在还没有进行钻孔的时候,要对场地进行整理。在安设钻机的过程中,钻架上吊滑轮要和钻盘中心处在相同的轴线当中,钻杆所处方位的偏差不要超过20cm,另外对导正装置进行安设能够避免偏斜的情况发生。④在钻孔的过程中,如果处于松散易坍地层的话,则要尽量对地层进行稳固,钻速要尽量慢一些,同时还要认真观测钻杆角度以及桩位偏差。⑤面对经常发生的偏斜情况,最好使用钻头来不断地扫钻,以清除硬土,要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最好要在回填黏土至高出偏空处0.5m以上重新钻。
2.3施工机具的选择
施工机具的选择是成孔质量的控制的首要条件,钻机、钻头、钻杆是钻孔过程中主要的机具构件,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孔径,应选取不同的规格设备。对于钻机,要确保功率和扭矩充足,相对于较大桩径的钻孔,钻机在钻进时受到的切削阻力也越大,要求的钻机功率和扭矩也越大。灌注桩的设计直径决定了钻头的直径,由于在钻进过程中钻杆难免晃动而导致扩孔,钻头的直径一般比桩径小5-6cm。避免使用不对称或钻头过尖的钻头,因为不对称的钻头在钻进中容易偏斜而造成斜孔,钻头过尖会在孔底形成一个锥孔,而在其中埋藏大量不易清理的沉渣,而影响成桩的端部承载能力,导致成桩的抗荷载能力大打折扣。
2.4导管进水、堵塞的控制
除成孔质量外,浇筑水下混凝土是桩基的关键节点,导管的控制决定着混凝土浇筑的成败。导管进水和堵塞的控制是导管控制的重要环节。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操作不当导致管底进水,导管自缺陷或接头未旋紧导致导管周边进水。导管底进水分初灌导管进水和提升导管过程进水。其处理方法为:①立即将导管拔出,采用泥石泵将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吸出,若无法清理或清孔达不到规范要求时,需拔出钢筋笼复钻清孔,再重新按新孔操作,同时必须计算出初灌混凝土量,并保证储备量不小于计算量,严格控制操作工艺,重新灌注;②及时将导管打入原灌注混凝土面以下且深度不小于2m,然后采用泥石泵将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吸出。由于泵吸无法完全将导管内的水全部抽干,续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适当提高稠度后重新灌注。重新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敲撞或挂振捣器予以震动片刻,使原混凝土损失的流动性得以弥补并做好施工记录,需对该桩进行桩身质量检测以确保质量。对于导管自缺陷或接头未旋紧而导致的导管周边进水,应加强导管安装前的检查,灌注混凝土采用锤击导管的方式以避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体,出现进水的处理可参照提升导管过程进水的处理办法。导管堵塞的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混凝土粒径过大、塌落度小、流动性差、搅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浇筑混凝土时导管进水,导致水泥浆流失;混凝土灌注不连续,管内混凝土已产生初凝。对于隔水栓卡管可以采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的方式,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对于混凝土造成的堵塞,应加强灌注前混凝土的抽样检查,严禁使用塌落度低、石子粒径过大、离析等问题的混凝土进行灌注,以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导管堵塞后,若原灌注混凝土表面尚未初凝,可将堵塞导管拔出,用新导管插入原灌注混凝土内且深度不小于2m,用泥石泵将新导管内的水抽出,再用圆杆接长的小捞砂筒清理残余渣土,然后在新导管内继续灌注。当灌注停歇时间过长、孔内混凝土已经初凝时,应将导管拔出,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内的混凝土钻挖吸出,再使用钻架或起重设备将钢筋笼拔出,然后回填、重新钻孔成桩。
2.5钢筋笼的质量控制
钢筋笼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笼加工场地应确保场地平整,在钢筋笼焊接时,确保与设计及施工的参数、尺寸、规格及质量要求相符合。在安装吊放钢筋笼时,要对钢筋笼的规格与质量与施工要求进行核对,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应清除钢筋笼上的泥土杂物,若发现有变形、偏移等现象要返工纠正。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可为市政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诸如钻孔扩底桩等工艺逐步趋于成熟,为钻孔灌注桩的应用创造了优良条件,同时将促进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进步,使其适用性更强,实际施工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1]彭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25):203-204.
[2]靳方倩.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04-105.
[3]马占旭.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方案[J].交通世界,2019(1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