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护士的心理调适 贾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1.贾红 2.贾娜
[导读] 摘要:目的 分析在120急救护士工作中应用心理调适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受心理干预的急救护士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心理调适干预,对照组应用普通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抑郁情况。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北京顺义  101318
        摘要:目的 分析在120急救护士工作中应用心理调适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受心理干预的急救护士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心理调适干预,对照组应用普通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20急救护士在急救过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极易造成护士出现悲观、抑郁的心理,而心理调适干预在急救护士的心理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达到自我减压的效果。
        关键词:120急救护士;心理调适
        引言
        医院的急诊科是救治病人的关键场所,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之余急诊科的护士每天要承受来自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同事各个方面的工作压力。因此,职业倦怠就相对来说容易产生。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整体要求提升,医疗模式也正在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理服务的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必要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护理管理上促进向好的方向转化。心理弹性是指在受到挫折和打击时,人的心理素质对此的承受和适应能力,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如何让120急救护士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担负起自身的重任,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在120急救护士工作中应用心理调适干预的方式为其进行心理减压,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及结果
        1.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受心理干预的急救护士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均为女性,各为31例,且年龄均为22~32岁,平均年龄(12.36±6.42)岁,两组急救护士的资料并无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应用普通心理干预,即针对急救护士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观察组应用心理调适干预,主要内容为:①学会疏导情绪:急诊护士所面临的患者都是突发急危重的病患,所以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通过科室内组织的讲座培训提高护士对各种急救措施的掌握能力,在急救中也要注意与家属沟通,用以缓解家属紧张的情绪,同时应在空余时间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通过对突发事件经验的积累来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遇到心理困难时应该及时寻找出正确的宣泄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常与家人进行沟通,将家人作为自己的倾听者与提出建议者,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②学会换位思考:护理工作的主要意义就是救死扶伤,通过挽救生命来达到社会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意义。在面对大量的紧急急救工作时要克服自己急躁的情绪,试着让自己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安排好各项抢救工作,在出现护患矛盾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家属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医院应重视急救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每一次的讲座中都隐秘地向护士传递心理调适的方式,帮助护士端正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从而喜欢自己的护理职业,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急救护士;③合理调配急救护士:为了缓解目前急救护士短缺的现象应该加强对护士的比例调配,通过合理弹性的排班制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急救中心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向人们传播常见疾病及有效地自救知识,设置急救中心的急救半径,以地域为主为聚集人群进行一线急救人员的急救成功保障,注重对急救车与急救设备的日常保养,急救护士应该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我奉献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意识,减少心理失衡的现象,达到有效的工作制度。
        3.观察指标
        31例观察组以及31例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焦虑抑郁量表,主要由2个分量表14个项目组成,其中7个项目评定抑郁、而7个项目评定焦虑,焦虑分量表中7个项目主要突出神经症的精神症状,(1)感到紧张。(2)有些害怕感觉。(3)心理具有担忧想法。(4)能舒适的坐着、感到放松。(5)由于害怕而发抖。(6)具有动荡不安感觉。

(7)突然感觉到恐慌。抑郁分量表项目主要反映精神迟滞、愉快感缺乏、抑郁等:(1)依然乐于做过去喜欢事情。(2)能看到事情好笑的一面。(3)感到高兴。(4)感觉到精疲力竭。(5)对自身外表失去兴趣。(6)怀着欣喜心情期待事情。(7)能享受广播电视节目,一共具有6条反向提问条目、其中5条在抑郁分量表中、1条在焦虑分量表中,每条项目使用0分~3分进行评定、总分为21分,9分作为抑郁或者焦虑临界值;评分大于9分则代表具有抑郁或者焦虑、评分低于9分则代表无抑郁或者焦虑
        4.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3136.21±6.51,干预后22.16±3.36
        对照组干预前3136.39±6.37,干预后31.24±3.39
        二、讨论
        医院急诊科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点是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相对更不稳定和突发事件、应急状况多,再加上医疗行业相对更为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社会交际关系,这些集中在一起,就成为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巨大压力来源,而这些压力也就导致职业倦怠的高发。在调研中可以发现并证实,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高低与工作压力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工作压力的排解对于消除职业倦怠感极为重要且有意义。一方面,护理管理要尊重护士的个体表达,尽可能能够让个体表达需求和提供解决办法,为其争取最大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严格制定并且执行规章制度,使其工作过程更为顺利。心理弹性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抗压作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评分越低,职业倦怠就往往会展现得更强,心理弹性的指标通常包括乐观、坚毅、积极、冷漠、疲乏等指向性词语,这是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巨大压力和遭受不如意和挫折的评判指标,提高心理弹性对职业倦怠的消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在这方面,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排解的活动,进行疏导心灵压力,并且开展继续教育,扩宽和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这一系列措施对心理弹性的建设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也存在负相关,这需要国家和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良性宣传和倡导,家人朋友的支持对于工作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但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对护理行业的认可和支持,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工作收益能够得到好的保障,是护士工作成就感的重要来源。要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这三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将是难以实现的。。
        三、对120护士安全问题的相关策略
        搬运患者时,考虑其性别因素等问题,使用软担架是选择搬运脚部,在搬运铁担架时主要以男性为主,可在旁协同搬运。在搬运期间,应与医师、司机及家属等一起协同搬运,不要使用蛮力,腰部抬起时尽量缓慢抬起,移动时看清路面,防止扭伤和撞伤。120车需常备照明设备,在夜间需打开照明设备,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居民楼中。120发车之前,先从120调度处了解患者的病情,如不能详细描叙,则联系报120电话,详细了解病情,若出现特殊情况,如狂犬病患者或精神病患者,可以让120调度员安排相关专科医院的救护车进行转运或者报打110请求协助,尤其是面对狂犬病患者,需相关专科医院协助转运。
        结束语
        综上所述,120急救护士在急救过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极易造成护士出现悲观、抑郁的心理,而心理调适干预在急救护士的心理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达到自我减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肖明朝,赵庆华等.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SWOT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17):47-50.
        [2]方萍萍,金静芬.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33-1137.
        [3]乔同丽,冀伟伟,张光芬等.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185-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