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浅述 田祎伟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田祎伟
[导读]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最多使用的就是混凝土,而在混凝土的选择过程中也根据混凝土特点进行材料自身坚硬的选择,通过持久与自身拥有的墙垛其他材料无法代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上讲混凝土的利益也是最高。
        上海电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1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最多使用的就是混凝土,而在混凝土的选择过程中也根据混凝土特点进行材料自身坚硬的选择,通过持久与自身拥有的墙垛其他材料无法代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上讲混凝土的利益也是最高。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特点,容易在施工中产生裂缝,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多的技术进行相关处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对策
        引言
        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成为关注焦点,要重点分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密切监测混凝土裂缝宽度,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避免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1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意义
        施工裂缝处理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将会给建筑结构质量和施工进度带来直接影响,引发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后,结构中钢筋材料暴露出来,在工程现场中,受到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子进入到混凝土结构中,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长时间下去,将会让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变化,引发结构软化问题,建筑结构无法承载工程整体重量,发生建筑塌陷等问题,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没能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合理控制,将会让裂缝持续延伸,给后续工程维护管理增添难度,影响建筑应用功能发挥。
        2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1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决定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时,混凝土材料选择作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不但决定工程施工质量,并且也关系着工程建设成本。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企业处于节约成本,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比较关注材料价格,把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再加上企业缺少完善的材料质量验收体系,没有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认真检查与复核。一旦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应用到实际建设中,混凝土裂缝就会产生。
        2.2收缩裂缝
        混凝土收缩会产生胶凝裂缝、干燥裂缝、碳化收缩等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混凝土搅拌振动时间过长导致裂缝的生成;混凝土缺乏应有的保护,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流失而出现裂缝;混凝土配料设计比例不当而导致裂缝的生成。
        2.3工程地基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做到精确的勘察,并通过不合理的施工设计进行地基结构的破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变形,甚至是在挖掘地基过程中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对于施工环节中材料不合格等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出现开裂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整个施工的质量下降。
        2.4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缓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分析,而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设计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需要现场进行全面配合,通过材料与环境等。工程设计中对于材料构件出现的问题与质量,需要不断地进行混凝土自身等级的确定,需要对钢筋配合比以及结构制定出一套防止裂缝发生的合理方案。


        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解决对策
        3.1控制拌和料质量
        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合理设定水和水泥的配比,可以将低热、中低热水泥适当配加到混凝土原材料之中,降低混凝土收缩比,有效调控水化热,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同时,在水泥品种的选择时,要考虑强度、水热化、坍落度等因素,避免混凝土发热量偏高的现象,通常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合理调配配合比,采用适配的温控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水泥剂量,适当掺配外加剂,通过试验的方式设定最佳掺量。
        3.2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土木工程在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有效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规范操作,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必须控制施工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生产混凝土。在气温炎热的施工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利用低温水冷却砂石原料来达到降低浇筑温度的目的,但是必需注意散热操作,避免在温度降低时产生湿气。施工工作结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产生。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工作后,应由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自身温度得到降低,减少混凝土约束应力,提升工程的质量。
        3.3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购前,首先要通过对多方进行决定,首先是搅拌站的考察,针对工厂供货能力与实力进行质量等有效防范,在材料配合比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流程与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在混凝土配合中对外界家具检验工作也要不断完善,审查图纸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制定出符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由于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区域根据现场经验对混凝土进行钢筋与网片等材料的增加,同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作业,对于安排施工过程中要与搅拌站不断地进行沟通,确保混凝土运输中不会存在差异。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更要在混凝土骨料与塌落度中进行检测,严禁混凝土自行配合比的调整。由于对混凝土配合比不正当的调配,可能导致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甚至通过严格的振捣时间,在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强度等级较差,对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后要通过实际的拆模时间进行有效确定。做好养护工作也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工作步骤之一。
        3.4保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原材料及其配合比有重要的关系。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同一规格的混凝土利用不同的原材料拌制时其配比各不相同。当骨料的粒径和吸水率较大时,施工时应该减少水泥浆用量,降低混凝土的干缩性。干缩性强会导致凝固速度加快,进而使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避免水泥凝固过程中水热化和体积收缩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应该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和原材料的情况,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类型和成因是复杂多样的,要全面分析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从原材料控制、施工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控制、基层养护等角度,提出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的解决对策,降低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强度和频次。
        参考文献
        [1]扶明举,沈海波,易纯勇.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43):17-18.
        [2]薛小雷.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3):237-238.
        [3]张泉.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0):31.
        [4]许义博.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工程技术分析[J].经贸实践,2018(06).
        [5]张泉.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0).
        [6]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