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孜尔水库管理局 新疆拜城 842000
摘要:农村的安全用水是目前我国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保证农村现代化建设,保证农民能够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完成,必须要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施工质量与运行管理本文以某农村饮水工程为实例,针对其在新建管理用房、一体化净水处理、机电设备安装、供配水管道施工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围绕把好工程建设关卡、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水质检测三个层面,探讨了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保障农村安全饮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饮水工程;一体化净水;供配水管道;变更管理
引 言:现阶段,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饮水需求量逐年增加,通过全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力度,可以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深入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保证措施实施的途径。
1.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目标的重点工作,是脱贫摘帽的一项硬指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主要特点: ① 项目多规模小; ② 工程区域分散; ③ 交通条件差,输水距离长,屯内管网入户管线密集; ④ 大部分依靠人工施工, 工程成本高利润低; ⑤ 工程施工队伍大部分由农民工组成, 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方式过于简单,很难达到施工要求,甚至会出现返工情况,增加了工程成本投入。 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力度, 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供水能力及饮用水的安全性。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策略的总结
2.1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权责利益统一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环节,需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原则,依据农村人口分布、单位用水量等情况进行供水方式的设计;由水厂、收益单位联合抓好供水管理工作,保障水量登记、水量差额分摊、水费收缴等环节的公开透明、实行严格监督;由供水厂围绕供水范围做好供水主管、分支主管、供水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将管理、维修、保养责任细化至具体村社与个人;依据“供水到户、计量到社、按月抄表、以社核算、收费到村”方式进行用水量计算,做好水费收缴的统一管理。
2.2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水质检测能力从工程运行管理实践来说,水质检测工作落实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来说,很多工程水质检测工作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广西为例,在2014-2015年间,中央与自治区配套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用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检测中心和仪器设备购置等,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切实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能力。日常运行管理中,认真落实水质检测工作,严格把关居民用水安全,为其提供放心水。
2.3加强水源保护
首先,要做好污染情况调查,掌握水源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发挥环保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等的资源优势和力量,掌握污染源分布情况和污染程度,借助管理部门的执法力量,减少污染源。例如,对区域内存在的企业,积极推广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的发生。其次,做好宣传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为了居民谋福利,而保障工程稳定运行,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水源保护和工程保护。目前来说,很多村民缺少管护意识,未能认识到自身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运行的关系,进而做出不利于水安全的行为。对于此情况,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和微博以及广播电视等渠道,做好法律知识和水保护知识等的宣传,增强居民的认识度,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参与的重要性,切实保障工程稳定运行。最后,落实水源污染治理工作。
对于当前水源污染问题,要采取治理措施,使得水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保障农村用水安全。
2.4提高管理专业性水平
若想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要组建高素质水平的管理队伍。具体措施如下:①引入专业人员。推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要引入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运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增加岗位吸引力,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②注重人员培训。针对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技能等,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放心水和安全水。③做好人员绩效管理。实施绩效管理措施,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的优化,切实保障运行管理工作到位,保障工程正常运行。
2.5加大运行管理投入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动态化监测,落实工程质量检修工作等,保障工程稳定运行。以某地区为例,2019年全年投入316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并且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计划,建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1个,具备42项监测能力。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使得居民受益。
2.6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权责利益统一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环节,需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原则,依据农村人口分布、单位用水量等情况进行供水方式的设计;由水厂、收益单位联合抓好供水管理工作,保障水量登记、水量差额分摊、水费收缴等环节的公开透明、实行严格监督;由供水厂围绕供水范围做好供水主管、分支主管、供水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将管理、维修、保养责任细化至具体村社与个人;依据“供水到户、计量到社、按月抄表、以社核算、收费到村”方式进行用水量计算,做好水费收缴的统一管理。
2.7定期开展水质检测,落实各项奖罚制度
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 还需围绕水源地周围建立界桩与警示牌,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水源检测,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并落实好各单位及个人对供水管道、相关附属设施的管护权利与义务,落实各项奖罚制度,针对破坏供水管道、损坏附属设施、违规用水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借此提高对饮水工程的运维管理水平, 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构建长效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运行,对保障区域居民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结合当前运行管理实际,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加强水源保护;提高管理专业性水平等。有效地保障农民饮水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饮用水污染问题所引发的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农村人口饮水质量、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充足水源,为小康社会建设筑牢民生防线。
参考文献
[1]陈云花.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农村饮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3):169-170.
[2]赖福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55-256.
[3]陈小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居业,2019(12):152,155.
[4]袁茂军.汉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9,41(6):70,114.
[5]王友辉.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构[J].治淮,2019(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