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巨城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研究质量是产品和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产品的质量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由于涉及的工作类型多、技术含量高、各个环节的协调,使得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各方面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对施工活动的控制和对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两方面。对施工活动进行控制指的是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具体又可以分为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指的是加强对施工图纸设计、施工材料准备等工作的管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指的是对施工人员、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管理和控制。比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对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指的是主要包括控制施工工艺、控制实际的施工作业等。具体需要按照实际测量、分析、判断以及修改四个步骤进行。实际测量:即采用检测方法。如观察、触摸、敲击、拍照、倾斜、悬挂、测量、覆盖或见证取样,并通过实验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判。通过实验得到产品的各项数据,后续再将产品和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施工过程中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质量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如果发现质量与要求的标准不一致,应采取措施纠正。
一、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因素分析
1.质量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投资公司以前多数都采用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许多公司没有引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部分公司缺乏对施工质量的关注,致使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引起建筑质量问题。例如,许多建筑投资企业为了实现公司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作业中以次充好,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有部分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材料检验标准和流程,进而忽略材料入库时对材料的及时检验,增加了材料的管理风险,材料管理不善将给后期的项目建设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负责人关心项目的进度管控和成本控制,而忽略建筑材料管理,在材料管理方面产生诸多管理缺陷,降低公司施工技术水平,阻碍公司技术发展。
2.人的因素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关键因素。要注重领导层的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要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指导,使施工人员以正确的态度和技能完成建筑施工项目的各项操作;要强化对建筑施工项目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责任感,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施工操作,为确保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奠定重要人才基础。
3.工程建设资金因素
建筑工程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甚至需要上千亿的建设资金,因此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在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筑工程的开发建设几乎都是由国家完成的,由国有企业开展实施,而民营企业很少参与。国家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来有效地保证建筑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也会存在资金短缺,资金量不足的问题。政府采用预算制对项目开发建设资金进行管控,但也会出现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超过预算。在整体项目开发建设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而产生额外的建设成本,致使投资单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而进一步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和项目质量。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机械设备及材料的安置,包括功能系统布设、作业程及人员管理等内容。要建构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长效机制,采用系统化运行模式,及时地解决建筑施工项目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还要重点勘察和探测施工现场的外部环境,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评估。
二、管理措施
1.提升作业人员的水平
建筑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项目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影响项目的质量。目前已经采用工程项目责任终身负责制,进而需要建设单位提高项目人员的水平,以此来提高项目的质量,避免因为技术人员水平不过关,而导致后期项目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建筑工程公司要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训练,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公司的综合水平。通过给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一定的培训,结合施工的特点,技术人员对技术的需求情况来开展建筑工程技术培训。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到大学里面进修或者到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利用多种学习渠道来丰富技术人员的知识,公司可以聘请建筑工程行业内的专家,定期到公司内部开展技术培训和讲座,这时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可以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就实际的项目难题向专家请教。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模型系统的实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控制点来提前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往往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模型系统的实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在进行大规模的工艺活动之前,模板的质量检验和分析可以起到以下四个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未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后续作业中实施关键控制;其次对操作人员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进行处理,以减轻今后质量控制的负担;再次是操作者和检验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清晰直观的物理标准,使每个人心中都有标准;最后避免由于普遍的操作问题导致的大规模退货情况的发生。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在施工过程开始前对模型工艺产品进行验收,并做好必要的工作,防止大规模返工。同时,对工艺操作人员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加强现场检查,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做到及时控制。一定要及早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积累,避免大量返工损失。例如,在酒吧砌筑工程的检查,检查不仅是困难,但也难以补救,如果检查砌体完成后执行,但这取决于时间在现场检查,从而确保质量和避免大的损失也很容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效地解决了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监控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样板体系、奖惩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执行情况也需要注意。作者发现,承包商往往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如果不加以实施,则效果甚微,甚至没有效果,这将严重影响过程活动的有效性。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其工作中应在承包商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上取得进展。监控并加强制度的实施,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过程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防止质量失控的发生。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如果没有承包商的配合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公正监督。事实上,这是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更有效。
3.提升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
建筑工程专业性很强,很多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于施工中的技术方面要求很高我们只有重视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这样才能让各项技术手段得到更好的执行。在具体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于作业过程进行质量方面的检查和控制,确保建筑施工作业符合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在特殊环节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更应该提升重视程度,做到全覆盖跟踪,切实对当前已经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好地落实和执行,同时确保技术标准、规范得到合理应用,避免出现各类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建设单位要全面提高公司内部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在建设中,应用系统工程法、精益管理法等生产管理方法,来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