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98119870618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本文重点论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理措施。
关键词:高大;模板;监理
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特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属于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处理不当容易出现群死群伤,应予以高度重视。
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理措施
(1)审核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核重点是:①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组论证审查,应具备专家组论证审查报告,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②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数据的采用是否正确;是否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否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荷载;③承包单位应绘制成套模板设计图。
(2)模板支架搭设。①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工艺:场地清理→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安装连墙件→作业层铺脚手板。②模板支架拆除施工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3)监理要点。①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可设置木垫板,木垫板宽200㎜,厚50㎜。如果板下地面不平,可以在立杆位置采用加木楔的方式顶紧,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对接杆件接头应相互错开。②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三跨,接长宜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③连墙件的布置及固定要求:为了便于施工,本工程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高度方向每步设置。在安装立杆时,应尽量选择靠近框架的位置,以满足规范中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④纵向剪刀撑与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要求: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⑤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且不应大于65。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⑥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米,立杆下部设纵横向扫地杆。高支模立柱4.5米以下部分,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纵横水平拉杆; 立柱4.5米以上部分每增高1.5米应相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剪刀撑应纵横设置,且不少于两道,其间距不得超过6.5米。⑦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开端头扣。⑧所有连墙杆必须随模板支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杆件拆除后再拆模板支架。应保证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连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架防止变形、失稳。当模板支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墙件。
3 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1)验收人员。①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②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③有关勘察、设计和监测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2)模板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相关规范要求。①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②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3)一般项目。①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②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③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模板垂直度控制。①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②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③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①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②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③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④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⑤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⑥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
参考文献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司国凤.如何做好高大模板工程的监理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09):91.
[4]庄志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及监理要点[J].河南建材,2019(01):111-112+115.
[5]陈萍.浅谈做好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理控制工作[J].福建建材,2014(0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