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恒禾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工程施工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大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如若放任该问题不管,很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故本文首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随后针对性地提出有关控制措施,以期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照与帮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1]。对于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牢牢把控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问题形式,不断提升施工工艺[2]。裂缝是项目施工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重点处理对象。而实际可能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又有许多,包括温度、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3]。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就该问题展开讨论。
1.裂缝成因分析
1.1温度因素分析
温度是常见的可能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当温度差异过大以及混凝土表层的温差变化明显,均会诱发内部裂缝的产生。温差的变化对使得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效应,主要表现为外表面存在明显的热胀反应,而内表面则表现为冷缩反应,当两者反应不平衡情况下,则会产生拉力并作用于混凝土表层。而当该拉力大于混凝土可以承受的极限范围时,则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2工程原料因素分析
近年来国内建筑施工领域发展迅速,由此市场利润也相对客观。市场上产品品种虽然丰富,但质量层次不齐。一旦采购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则有可能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的隐患[4]。另外,部分构成施工单位为了利益最大化,可能违规使用质量低劣或者偷工减料施工等情况,这也就导致工程施工品质得不到保障,长期使用过程中,慢慢会出现裂缝等各种问题。工程原料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务必加强严格管控。
1.3负荷因素分析
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组件主要用于承载高负荷,如若实际所承载的负荷强度远远高于其可以支撑的范围,则也有可能导致其产生各种裂缝。施工现场可能导致负荷压力过大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包括工程现场堆放以及挤压了大量工程材料、垫块位置设置不合理,由此,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不承载了远远大于其承受范围的重量,逐渐地产生各种裂缝。
1.4施工技术因素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施工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如若相关单位施工技术不达标,工艺粗制滥造,也有可能导致最终钢筋混凝土成品出现各种裂缝。常见的施工中的问题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在针对大规格以及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期间,对于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等之前未开展合理的二次抹压工艺,由此可能导致钢筋混凝土内部产生塑性收缩型缝隙产生;其次,在对混凝土楼板浇筑施工期间,未有就已然存在的施工缝进行合理的处置与规避,从而引发各种裂缝问题;另外,包括预应力屋架下弦,预留管道位置抽管的方法不对,从而会使得预应力屋架下弦出现纵向的开裂情况;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得负弯矩钢筋出现移位情况,由此会导致包括阳台以及雨蓬、挑檐等出现各种裂缝情况。
2.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应对措施
2.1提升环境温度管控
在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后,即进入混凝土的固化周期,而该时期也是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缝的关键时期,因此务必重视这一阶段的裂缝防范。加强对环境温度的管控,则是规避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水泥是混凝土形成的重要原料,但在固化阶段,水泥往往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会使得整个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过大而外部温度则偏低,进而会在内外部形成温差。
对此,可以采用内部降温的方式规避,在混凝土进入固化周期时,依据业内施工有关标准,采取表的降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保持在二十摄氏度以内等,例如,可以委派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作业。
2.2提升对工程原料的质量把控
工程施工原材料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提升对工程原料质量是把控对于规避裂缝产生意义重大。具体可以采取下述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对于施工工艺以及原料等方面均有着特定的要求,故而在项目采购期间应当严格依据工程具体施工要求选择符合规定的外掺和剂,特别是减水剂的选用,确保可以保持混凝土的特性,并有效降低其内部的含水量,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起到较好的控制。其次,对于细骨料等在采购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颗粒相对完整,且空隙不大,水泥含量较小的中砂原料;对于粗骨料等,则应当选择其内部有害物质含量较低以及黏土含量不高的原料,孔隙比尽量小,碱性反应不高,表面相对粗糙的骨料。在水泥选择过程中,则应当选择稳定性更高以及水化热长度较低的水泥品种。除此之外,所有的原料在抵达施工现场时,均应当委派专门人员依据检验要求对其进行检验,只有通过检验的产品才可进入施工现场。
2.3提高质量管控
工程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单位务必严格依据工程设计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作业,除此之外,现场技术人员还应不定期对钢筋数量以及规格品类等进行排查,确保均达到工程设计要求。模板的质量管控也十分必要,钢筋混凝土施工期间,模板的品质不单会对最终成品的外观品质等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威胁到整个混凝土架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如若模板施工质量不到位,则有可能出现胀模形变以及下沉等情况。除此之外,现场施工人员还应通过对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的峰值管控,合理地设置拆模时间,从而规避更大裂缝的产生。如若所施工的楼板结构垫层相对较厚情况下,则需要在施工期间合理地设置钢丝网进行加固。针对已然存在的裂缝,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彻底清理,随后基于环氧浆液等进行修复。作业人员可利用增强纤维,修补底板结构存在的裂缝。当裂缝的宽度高于0.3毫米情况下,则需要在完成修补之后灌入高压灌胶进行再次加固。
2.4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提高,大致可以分为下述几个部分,首先对地基进行仔细排查,完善项目验收相关工作。工程施工人员预先对地基进行分析,随后制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确保最终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可靠性。其次,对于墙板和接地位置,需要配置合理的主控中间区域后浇带;另外,针对钢筋绑扎点位进行合理地把控,仔细清理钢筋表层,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合理范围内;最后,加强后期养护管理,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混凝土养护周期。另外,也可选择必要的保温材料等进行覆盖,规避潜在裂缝的形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裂缝已然是当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住户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工程施工单位务必重视对裂缝的控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裂缝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随后选择科学的措施进行规避。近年来,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工程施工单位而言,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则务必重视对工程的施工管控以及质量把控。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则是重要的质量问题,针对该问题,需要有关单位加强管控等,同时不断地寻求技术创新以及前沿可靠的技术工艺,彻底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齐淑君. 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14):7-8.
[2]孙晓斌. 探讨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3, 000(009):121-122.
[3]雷振新.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 大陆桥视野, 2014, 000(016):68-69.
[4]傅雪波. 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在工民建中的控制措施[J]. 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1, 000(00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