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魏周平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魏周平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事前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例如墙板结构、柱结构以及梁结构等,其对于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事前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例如墙板结构、柱结构以及梁结构等,其对于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优势,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优势;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设计多样化。装配式建筑采用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根据住户的需要,可分割成大厅小居室蜮小厅大居室。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2)制造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过模具,机械化喷涂、烘烤工艺进行制造;屋架、轻钢龙骨、各种金属吊挂及连接件等等都是机械化生产;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诸如强调,耐火性,抗冻融性,防火防潮,隔声保温等性能指标,都可随时进行控制。(3)施工装配化。由于装配化建筑的自重要比传统建房自重减轻一半,因此,地基也简化了。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来后,在现场工人们按图组装,工地上再也不会出现过去那种大规模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用了。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优势
        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为工程预先制作好阳台、楼梯以及外墙板等施工所需结构,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便捷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在外墙铺贴板面砖,这样既能防止建筑外墙出现渗水问题,又能保证施工质量。
        2、减少建筑施工成本。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采用该项施工技术能够缩短施工作业时间,降低施工作业量,灵活控制建筑施工工程期限。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在工厂预先定制生产配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以此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现场干燥整洁,降低建筑施工成本,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建筑企业的优化发展。
        3、绿色环保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相对比,该项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材料消耗,以此减少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施工,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质量。通常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建筑中,大多数内部装饰与外墙都属于绿色环保材料,这样建筑外观不会褪色,内部环境也满足住户需求。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严格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根据工程计划和进度安排,提前进行生产,其生产制造的进度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首先,预制构件的施工进度要保持与施工进度的高度匹配度;其次,预制工厂的生产能力及存储构件的能力,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包括梁、柱、墙等构建。构件柱的生产需要根据定制方的需要,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模具,如果利用既有的模具,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确保模具正常使用,然后对模具进行定位,按照相应的施工程序进行操作,做好预留管道的修补等后续工作。构件梁的生产和柱构件一样,都需要进行模具清理和定位,再进行绑扎钢筋笼、吊放、安装预埋件、侧模封闭与固定、灌注并抹平混凝土等。构件墙板与面砖的生产首先确定砖模的规格,然后在砖模中放入面砖,再嵌入分隔条,进行滚筒压平处理,保护纸的张贴,从而形成成品。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必须要严格按照生产程序进行,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
        2、加强预制构件的存储运输。

生产出预制构件后,要处理好预制构件存储和运输问题。为了降低存储压力,需要对接施工工期要求,存储周期不宜过长,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存储要求,优化存储环境。运输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预制构件一般都是重量级的产品,运输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运输前要对运输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确保预制构件不受损坏。
        3、预制构件吊装。(1)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执行,让工作人员将自身职责展示出来,在施工工作执行之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对施工进度安排进行合理说明,充分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与具体的吊装构建数量和编号结合在一起,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操作。另外,一旦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施工问题,管理者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度,明确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施工效率,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更多基础条件。(2)塔吊等起重装置辅助措施。由于预制构件体积庞大,对塔吊起重装置附属措施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预制构件加工之前,人们需要对附属杆件和结构连接点方位进行明确,开展施工交底操作,此时,螺栓需要预埋到合适位置处,强化塔吊附着措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水平方向转动操作,让结构物得到充分连接,并与其他塔吊形式保持同步,让安装操作更具可行性。
        4、合理安装预制构件。(1)安装预制柱。预制柱安装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应做好垂直度调整工作,为让柱、承台、梁与其他柱连接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可以将型钢设置在端部位置,与此同时,应利用预制柱、承台底部螺栓组件完成调整工作,以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其次,应做好剪力键设置工作,剪力键抗剪性能相对较好,通过在柱底完成设置工作,可以让预制柱抗剪能力得到提升;最后,应做好纵筋连接工作,一般情况下,可选择焊接连接、机械连接两种主要方法,在连接工作开展之前,应对纵筋数量、预留孔洞位置予以分析,在连接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检查平整度,如果发现倾斜现象,应对其进行调整。(2)预制梁安装。在预制梁安装过程中,为保证吊装梁受力均匀,避免在吊装过程中有开裂情况产生,可以对型钢辅助方法予以采用,保证构件之间连接及时性,并利用型钢提高整体构件受力性能;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应对具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将钢板、钢筋设置在预制梁两端,让梁的受剪、受弯能力得以增强。(3)预制板安装。在预制板安装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标注、整理工作,避免因组织不当而造成工期延误现象产生,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依照图纸要求编号处理吊装预制板,并保证场地布置科学性;其次,施工单位可以在吊装过程中开展水泥浆层铺设工作,让吊装过程中板的拉应力得以减少;最后,施工单位应做好接缝处理工作,在预制板就位后,可以依照设计要求对附加钢筋进行安放,并在埋设水、电管线后开展后浇混凝土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平连接工作开展中,可能会有开裂、漏水现象出现,对此,施工单位可以利用键槽形式对垂直板边缘予以替代,与此同时,应对接缝处混凝土养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发展,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被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通过预制建筑结构件开展施工,其可以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以及提高施工质量,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龙舟.探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J].建筑发展,2018(02)
        [2]赵晓科.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卷宗,2019(09)
        [3]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8)
        作者简介:  魏周平 1989年7月24日 男 甘肃静宁人士 汉族 本科学历  研究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