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土路堤工后沉降控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邵常龙
[导读] 摘要:道路工程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建设需求在不断地增加,道路桥梁质量、数量等的要求也在增加,其中道路病害也经常出现,路堤沉降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运行。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道路工程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建设需求在不断地增加,道路桥梁质量、数量等的要求也在增加,其中道路病害也经常出现,路堤沉降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运行。本文从高填土路堤的常见病害以及成因出发,对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并详细叙述了高填土施工的要点以及施工的方法,为高填土路堤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填土路堤;路堤施工;沉降控制
        前言:
        道路路堤的高填土工程,因其具有较大的工程量以及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等特点,容易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病害,如路堤的侧滑以及下沉等。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控制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明确路堤沉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路堤软弱、含水量高等问题,确保路堤施工质量,避免路面沉降现象,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助力。
        1常见高填土路堤沉降机理及其危害
        在新建的道路工程时,经常会遇到较为复杂的地形地貌,如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区修筑道路。对于具有较高线形指标以及较大的曲线半径的道路,在施工时需要大量深挖或进行高填土路堤。若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当道路运营后,路堤在填方土体本身重力作用及车辆荷载的持续作用,会对路堤造成较大的下压力,加之自然及地质因素等影响,会导致路堤出现开裂、变形及沉陷等病害。这将使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现象,导致运营质量下降,加大了行车安全隐患。
        高填土路堤中填土与路堤之间的均匀结合尤其重要,若无法确保填土均匀结合到路堤上,将会因路面沉降而坍塌及侧滑。尤其是在道路运营遇到雨季时,容易因路面沉降时出现下陷现象。若路堤无法进行顺畅的排水,出现积水现象,使路堤受到侵蚀,在积水的影响下,路堤及路面结构层将会有车辙,严重时软路堤可能诱发侧滑等出现。
        2影响道路路堤沉降的因素
        2.1地质条件
        就地质因素来说,影响地基的因素有很多,即岩土的内部结构、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和岩层的产状等。比如,当遇到没办法满足承受力的深层软弱土层的时候,需要进行振冲置换,对于埋藏比较深的破碎风化的岩层边坡使用锚网喷的办法处置。
        2.2水文气候
        对于水文气候影响地基的因素也很多,比如温度与湿度、降雨量、每天太阳的找热量和水汽的蒸发量、冰冻的深度、风向风力、河流洪水的水位、地面积水的情况与地下水的活跃程度等。在冬季,温度一般比较低,水分不容易被蒸发,就比较容易形成硬冰层;在春季,温度不高也不低,水分既没办法蒸发,也没办法形成,就只能以水的形式聚集在地基中,没有办法渗透到路堤下面,这会影响路堤的稳定性。
        2.3设计及施工方案
        当设计的路堤断面尺寸不合适时,边坡的坡度不具有合理性,应对降水与排水的措施不充分,进行路堤施工的施工工艺不佳,高填方路堤未展开稳定性的计算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堤沉降。同时在进行填料工作的时候,填料材料的选择与填料含水量的管控也是很重要的。当遇到粘性土质的时候,主要是由液限含水量与塑性含水性来决定其稳定性;但是对于粗粒土与巨粒土来说,稳定性是与级配情况影响的。同时在进行路堤的压实工作、施工的降排水、进行路堤的防护工作都是维持路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3高填土路堤施工要点
        3.1改善土质
        3.1.1换土法
        在高填土路堤的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土质的强度符合使用标准,对填充土质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避免路堤病害的出现。如果施工路段表层较弱,需要通过换土法予以处理,即先对软土层进行清除,再合理选择其它填充材料,只有保证土质具有较强透水性,才能确保路堤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3.1.2粉喷桩法
        在较深的软土层路段(如通过坑塘的路段)进行施工时,很难采取换土法进行处理,应该通过粉喷桩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选择15~20m长度粉喷桩,且直径约为50cm,通过分析路堤的承载力,对粉喷桩的处理方法进行合理运用,以此提高路堤整体质量。
        3.1.3清表挖除
        如果施工地区的降水量比较充沛,且植被呈现茂盛生长的状态,在构筑路堤初期,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植被根系的挖除,然后进行根穴分层的夯实,确保压实度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在提高路堤填筑质量的同时,要求监理人员进行根穴压实度的检测,并做好相应记录,为后期进行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3.1.4填料水量控制
        在高填土路堤施工时,为了对病害进行有效处理,需要重点进行填料含水量的控制,施工现场需要加强含水量的监控,通常采用酒精燃烧法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进行含水量的标定,若是低于相应标准,则需要加水并搅拌均匀,如果含水量较多,应该对其进行晾晒,使含水量维持2%标准。
        3.2提高碾压质量
        施工前应做好试压工作,以确定压实方案可行。因路堤不同施工段的土体不同,土质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应采用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密实度及含水量,之后进行现场试压,并结合路堤土质状态及其所要求的含水量以及压实度,分别制定压实方法。
        严格按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应按4个分层来进行高填土路堤的施工,分别为分层摊铺、晒水、碾压及取样。分层摊铺时应均匀平整,保证将土质打成细土。按试压要求确定摊铺厚度,并进行严格控制。分层洒水时应做到均匀加水,利用土体良好的渗透性,保证每层土都具有最佳的含水量。
        应严格控制分层碾压时每层的碾压次数,并遵循先轻后重、从两侧向中间的规律进行压实。分层取样分析含水量以及压实度,对于含水量超标的,应待含水量降至最佳时再进行施工;对于含水量较小的,应对其补水后再进行施工,碾压完成后应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查。
        4高填土路堤的施工控制
        4.1填料的选择
        可选取卵石或碎石等具有较为良好透水性的填料作为路堤填料,以碎石土最为理想,碎石土压实后的强度及稳定性较高,若条件允许应首先选择。只要分层填筑并压实,即可不要求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若路堤填料透水性较差,应控制含水量,使其接近最佳时才进行填筑及压实。应尽量避免使用粉性土填筑路堤,该种土质水稳性差,若含水量控制不好很难压实,必要时需要换填。
        4.2填筑方式
        路堤填筑时应采取水平分层填筑的方式,即在路面全宽范围内,按横断面进行水平分层向上逐层填筑。若原地形不平整,在填筑时应以最底层开始就进行分层,确保每一层都经过压实且满足要求,再进行上一层的填筑。若原地面有超过12%的纵坡,应以纵向分层的方式进行填筑,沿着纵坡进行分层并保证每一层均填压密实。直至填筑到路堤上部时,再按照整段路面的平分层进行填筑施工。这种水平分层填筑路堤的方法,能较好的保证填筑质量。
        4.3路堤压实施工
        影响路堤压实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量、压实方法、及土体性质。实际进行压实时,决定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当含水量处于最佳状态时即土在硬塑状态时,压实过程所得的效果最佳,能够达到最大的密实度及稳定性。具有较好压实性能的土有亚粘土及亚沙土,压实性较差的是粘性土。
        增加碾压设备的压实力能,最佳含水量可适当减少,而最大干密度就会有所增大。当含水量相同时,土的密实度与压实能力成正比。按此规律,当施工时土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小且补充水分较为困难时,为使土的压实度有所增加,可通过增加碾压设备的压实能力的方式实现。
        结束语
        在道路建设时,高填土路堤的施工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方法,并使各个环节都得到重视,才能使路堤质量得到保障,从而消除道路运营过程中因高填土路堤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沉降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敏之,赵曦.高填土路基处理设计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3(03):134-136.
        [2]孟艳琴,王小平.高填土路基常见病害及其处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3(06):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