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栗杰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栗杰
[导读]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逐渐逼近,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力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系统也即将迎来一次新的全面升级。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逐渐逼近,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力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系统也即将迎来一次新的全面升级。智能电网的建立和完善,是响应时代的号召,是众目所归、民心所向,但也对智能变电站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经常出现种种的工作故障,所以继电保护工作必须要提上日程。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若想提高,就必须加强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继电站的保护工作做到位,保证电力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智能电网 安全生产 全过程管理 继电保护
        引言: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分辨率、节能性、经济性的特点,使其成为电力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但在如今耗电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也是不堪重负。所以,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全过程管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也符合如今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共享化的时代潮流。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的作用
        (一)国家安全生产的需要
        我们国家历来倡导安全第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开展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工作的研究,要知道在那个时时候人们还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器,录音机也才刚刚流行,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都晓得不能通过牺牲环境来获得短暂的经济利益,更要坚决遏制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进行经济建设,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取的。实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全过程管理,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和谐、满足人们需要,保证产业效益和正常生产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继电站的保护工作是电能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一项工作,理应属于安全生产的范畴。实现安全生产,还需要加强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执法水平,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智能电网推广的前提
        智能变电站中有许多危险因素,例如装拆接地线时操作顺序颠倒可能导致触电,对设备进行调试时,使用不合格的器具、距离带电设备过近、误触加压设备都有可能遭到弧烧或电击,这些都是智能变电站工作中的一个细枝末节,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一点小小的差错,就有可能会酿成大祸,所以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全过程管理,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其各方面的效益,攘外必先安内,这样才不会在受到外来冲击时自乱阵脚,也增加信服度,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从而让智能电网无论是在性能方面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便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普及。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继电保护的必要性认识
        从事继电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对电力系统进行分层分级管理,领导要首先认识到继电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再向下传达命令和文件,层层递进,确保每个人都要学习继电保护的安全知识。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循环播放宣传片、发放便于携带的安全手册、开展安全宣传月等,宣传地点也可不拘一格,大厅、茶水间等地方人们可以经常看到的地方均可。但不论宣传形式、宣传地点如何,宣传效果都要达到,让每个人都了解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是要贯彻全过程的,并要学习基础的继电保护知识。


        (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各部件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对装置六体和配置文件进行管理。装置六体即继电保护装置、电源系统、交换机、光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站进行继电动作时要采取直跳的方式,以免出现故障。相比于交换机和光纤来讲,在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SCD配置文件在文件建立和文件执行时需要检验,采取试验验证或用可视化工具、虚端子表、MAC地址分配表进行审查离线可视化等方式来确保文件正确和文件执行正确。其次,由于软压板的良好性能,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所有压板都换为软压板,但不包括检查压板,并要避免自身和远方的投退错误。再者,建立健全检修机制。检查设备时,要确保压板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工作,否则将可能导致投退错误,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为了避免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后无法恢复运行,事先镜像备份各配置设备,以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对设备进行检查之外,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接收数据后要检验检修标志与设备自身状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否则不可。检修工作是机电保护工作的重点,要反复进行,确保无误。最后,除了对保护装置进行保护之外,也要细致管理智能电表,在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这一外在表现及时发现。从智能电表的质量把关入手,购买时就要多方检验,制定严格的采购计划,在供货前、中、后都要进行检验,从源头遏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在智能电表的配置时,要设立专门的督察人员,确保严格按照智能电表的安装要求来完成,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现差错。在智能电表的使用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数据,定期巡检、维修等工作,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及时更换,定期整理质量检验结果,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故障分析,提交故障检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及时解决。
        (三)加强创新技术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主要包括线路继电保护、变压器继电保护和母联继电保护三种。线路继电保护是最传统的一种,在智能电网的各线路上都安装监控装置,实现全局性的动态监测。变压器继电保护是采取集中安装的模式,电缆、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当出现不可控因素时,传输跳闸指令,进入跳闸状态,保证变压器以及整个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母联继电保护是根据母线分段的特点进行选择性跳闸,在母线出现故障时跳闸,更具选择性和灵活性。不难看出,这三种技术各有侧重,将其联系、协调起来,可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装置六体中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目前还有待研究,如何合并兼容还是个难题,配置文件的监测技术尚未完善。解决以上问题,可以推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前沿科技促进智能电网的升级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建立又进一步推动科技不断创新,二者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束语:电力系统相对比较特殊,极其容易发生故障,尤其是现在的电力时期,若想保持其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行更是难上加难,由此造就了继电保护工作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快速灵敏,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在发生局部电网和设备事故时树立一道屏障,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这有利于智能电网的推广,有利于构建一个有秩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利于增添人民的福祉。创新提高科学技术,加强继电保护工作,提升智能电网的安全系数,推动电力系统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方法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6):158-159.
        [2]盛海华,王德林,马伟,罗少杰,吴靖.基于大数据的继电保护智能运行管控体系探索[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7(22):168-175.
        [3]王双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方法的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28-230.
        [4]朱波.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J].通讯世界,2016(11):197-198.
        [5]叶刚进,戴世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智能电网,2014,2(03):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