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BIM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周磊
[导读]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各大建设行业的推广,BIM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等部门的重视。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各大建设行业的推广,BIM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等部门的重视。尽管目前BIM已经在国内一些重点大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阶段有了初步运用,BIM的信息化并未得到完全的开发。本文针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建设单位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角色,从建设单位出发提出了如何驱动BIM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各个阶段的应用,提出了基于BIM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探讨了我国当前BIM运用现状的不足,指出作为建设单位该如何去推动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现。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单位;全生命周期;项目信息化
        0引言
        近年来随着BIM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推广和应用,BIM的管理模式也逐渐深入到我国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但是BIM应用只停留在各企业和项目的自发层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路径;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完全割裂,没有体现BIM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优势。本文根据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的重要角色,从业主方的层面指出了当前BIM在项目中应用中的不足之处[1],并针对建设单位的职能提出如何深入推进应用BIM理念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之中。把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落实过程中的绝对控制权作为基础,提出了以业主方为牵头的积极推动建筑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实现项目群集成信息管理的目标[2]。
        1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设计-招标-建造模式(即Design-bid-build,DBB模式)就是最普遍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虽然DBB模式存在一些缺点,但这种管理模式广泛使用,各参与方对其有很高的熟知度[3],在建设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模式和规则。设计-建造模式(Design -build,DB模式)是BIM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另外一种,与DBB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施工方为同一个单位,设计与施工阶段有了信息交流和协作。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方便的得到解决,减少了项目的延期。但在项目运行中也存在许多弊端。
        2 BIM在管理中的初步运用
        BIM的运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代表不同的相关性能和层次方面。分别是:①信息应用,包括计算工程量、对物业进行信息化的管理。②模型运用,主要包括综合项目当中的管线、检查项目中存在的碰撞等。③性能应用,把建筑的性能与其他软件进行集成分析。④组织应用,即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现,BIM实现了整个过程的协调化。这个数据表现在三维模型之中,BIM的重要性就体现在项目丰富的信息和三维构件模型带来的信息分析能力[4]。
        2.1  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BIM的应用可分为:可视化、环境分析、温度分析等。在项目决策阶段中国还只停留在三维可视化的初步运用阶段。在中国,普遍是针对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或者是工程项目的预算效率来对BIM的进行有效运用[5]。
        较早使用BIM的美国,是运用BIM提高包括项目工期管理、造价管理和质量保证在内的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与综合管理能力。此外美国已拥有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工作需求的一系列软件,而且各种软件均已进入升级优化阶段[5]。


        2.2  设计阶段
        利用BIM模型能够满足在后期设计阶段的设计碰撞的检查、找到并且纠正错误和出图的需要。通过合并BIM信息,我们解决了设计阶段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并且对设计信息进行调整的问题。1)建设单位向承包商提供BIM输出模型、动画和信息作为参考,对项目进行深化设计、建设模拟、方案优化、项目进度、站点管理。2)一般承包商、机械电气主承包商和各承包商应根据BIM紧密合作,以完成和实现BIM模型的功能。(3)一般承包人调整包括建筑物的综合机械、电气图纸在内的规律,根据需要提供各种信息和必要的原始数据,为项目的所有专业领域建立BIM模型。(4)BIM的实施阶段需要一般承包商实施。
        2.3  施工阶段
        近年来随着BIM的兴起,其在各大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一系列运用,施工作为项目中重要的一环,业主方应该对这一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可要求承建商尽可能运用BIM进行精细化施工。在施工阶段BIM的运用主要为:视频准确模拟、成本准确预算、进度的有效控制、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安全管理及可加工型的预制件。
        在施工过程中,BIM模型还可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更好的与客户和设计单位的沟通,减少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变更程序,从而降低各方的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由监测单位收集的应力、变形数据来反映结构的安全性和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若出现偏差,可以及时的进行纠正偏差,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风险。
        3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现
        由于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每个阶段的作用,因此以建设单位驱动BIM的项目信息化是最为有效的模式。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BIM的主要功能。通过BIM技术,进行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以将建设全生命期和全方位的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把杂乱无章的信息流程进行整合,避免了信息传递不清晰产生的歧义和不同。
        4   结论
        建设单位它作为BIM技术信息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BIM技术管理中可以说受益最大,建议针对便于协调的项目应当优先推广采用BIM技术。基于BIM的项目信息协同解决方案,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行技术性能、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综合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计算机化,提高建筑业的效率和利润。
        参考文献:
        [1] 李恒,郭红领,黄霆等.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5):525-529.
        [2] 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2(4):17-21.
        [3] 王珺.BIM理念及BIM软件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4] 刘琰.基于BIM的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5.
        [5] 杨宇,尹航.美国绿色BIM应用现状及其对中国建设领域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8):103-112.
        [6] 洪磊.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 王陈远.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4):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