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桓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8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机械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工程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进一步开阔了发展领域和范围。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成为机械工程企业竞争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机械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力量。文章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趋势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趋势
引言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机械工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当前机械工程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有效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就基础应用领域不断进行拓展与延伸。从宏观角度分析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形式,充分结合控制系统和产品制造领域的相关内容,来准确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并更好地凸显出信息时代发展下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本质是电子技术,其是结合了机械相关技术以及信息相关技术而形成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项性能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我国最早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行业是电力企业,其通过该技术持续的增强发电水平,并且利用其对发电设施进行监测,这也使电力行业的机械工程自动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项机械设备的集中操作与管理,工作人员只需利用计算机,就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的操作以及监控。
2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1节能系统
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压燃发动机,常用规格的压燃发动机存有消耗能源过大的问题,在这种发电机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明显提升其所输出功率的稳固能力,使其内部的空气和燃油能够全部燃烧。因此,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能够明显的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了机械工程的长期稳定进步。
2.2实现数控机床的改造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手段对普通的数控机床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改造。由于数控机床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精准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控制工作台和刀具沿着坐标轴进行精准度极高的运动,因此就需要采用插补的方式实现对数控机床的连续控制。由于开环系统自身所具备的结构简单、维修便捷等特点,可以在数控机床进行机电一体化改进的过程中实现开环伺服系统进行操作。结合计算机对于数控机床进行数据处理,并从横向和纵向来进行运动。这样,在满足数控机床实际工作需求的角度上,就能够做到通过最小化的改动来实现最大化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能力。有效减少企业在数控机床改造过程中投入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支出,最大化的提升了改造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果。
2.3包装机械方面的应用
将机械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包装机械中,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期间对专业计算机、微机、控制系统进行应用,从而实现模块管理,使复杂、庞大的传统传感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各项设备的体积能够大幅度缩小,同时,设备中应用的零件精密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量,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进而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2.4监控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的诸多的应用优势,其中主要体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着良好的安全控制能力以及修复能力,所以在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价值。
与此同时,也包括机械工程中的液压系统、自动系统等,都能体现出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实现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监控目标,而且在机械工程中,采用监控系统能够对产生的各种故障进行自动排查,为维修工作人员提供了工作上的便利,减少了工作强度。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工程中,能够改变以往工作人员的工作形式以及环境,从而提升机械工程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监控系统中还有报警系统,能够辅助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故障落实开展及时的处理工作,避免机械工程存在较大的经济损失,并落实提升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成本支出,显著提升机械工程的经济效益。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趋势
3.1网络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数据信息传播、传递速度的提升。借助局域网和现场总线,许多家用电器、家用设备逐渐实现了网络智能化。在网络化发展的环境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机械设备管控中的有效融合,促进了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能对相关机械设备实现有效远程操控,对提升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有重要的作用。
3.2模块化趋势
生产机电一体化的各企业,数量庞大的特点,所以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种类也具有多样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机电一体化机械零件的难度系数,所以在实际应用工作中,最为关键以及艰巨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落实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块化,像图像识别以及距离测量等工作。在当前,社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由于受到电子技术系统化以及标准化等各种问题的影响,加强对其有效应用,将会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并且在结束生产或将会在第一时间匹配产品中的各种关键零部件。因此,在以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会向着模块化的方向进步。
3.3机床改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数控机床在整个运行阶段对其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对工作台与道具的运行轨迹误差都要予以严格的约束,如此才可以使得制造质量满足设计的标准。此外,数控机床设备构成并不复杂,而且成本较低等,很可能会大量使用。滚珠丝杠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其转动效率很高,而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在运行期间可以结合实际的要求予以优化,以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要求。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现在对数控机床设备的改造差不多都集中于Z80-CPU上,改造此类的数控机床设备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应用投入低、而且有良好的通用性,以及设备性能稳定,有利于维护,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I/O指令,为输出步进脉冲的处理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3.4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依托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有效促进机电产品生产的智能化。从机电产品的生产过程看,机械工程产品模仿人的知觉系统,能对一些较为基础、简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方案的设计。另外,智能化监控机械工程设备的生产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必然趋势,其能对机械工程设备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智能化监控,融合神经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进一步开拓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有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分析,探究其在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等方向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挖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机械工程生产效率和效果的提升,通过发挥机械工程企业创造技术优势,有效节约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促进相关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的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蔚海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趋势展望[J].中国金属通报,2019(6):253-254.
[2]苏丽娜.刍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趋势展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90-291.
[3]张劲.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趋势展望[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