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马永建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马永建
[导读] 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框架结构作为工程项目中的承重体系,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利用梁、柱等作为水平荷载以及竖向荷载,以增强房屋结构的承重能力。
        芜湖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框架结构作为工程项目中的承重体系,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利用梁、柱等作为水平荷载以及竖向荷载,以增强房屋结构的承重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框架整体质量不足以及钢结构连接不合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会影响工程框架结构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因此,在建筑产业运行中,施工部门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合理规划钢筋工程以及模板施工工序等,以增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为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框架结构概述
        建筑框架式结构,指的是借助钢混材料进行房梁制作,便于提升高粱柱自身承重力。在结构类型上,以半现浇类型、全现浇类型、装配类型、整体装配类型为主。伴随着国内建筑项目的逐渐增多,建筑形式也多种多样,框架式建筑结构得以广泛应用,在结构楼层、高层建筑中框架式建筑结构十分常见。
        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
        以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为例,钢筋工程,作为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规格与标准不一致、焊条型号不适用、箍筋尺寸大小与标准不符以及焊接接头失稳等方面。上述问题,需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排查以发现问题作用情况。此过程,如发展不稳定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其进行长期负面影响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影响。
        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基础模块安装技术要点
        在完成垫层施工后,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需要让相关的施工人员每日按时对垫层的水平基础进行准确测量,保证建筑整体的综合质量。施工人员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基础平面尺,并利用相应的标记工具将暗柱角进行重点标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数据误差。在正确的安装基础模板之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基础模板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
        3.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在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需要重视立杆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将每一根立柱都打实、打准,进而保证立柱的稳定性。首先需要让立杆能够平稳的立于水平面之上,其次需要对上方建筑模块和建筑结构的支架进行检查,保证上层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和正确性,使立柱能够拥有较好的承载性。如果立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弯曲或者变形的状况,则代表立柱的承载力较弱,这种现象的出现无法使下层楼板结构进行抽取操作。在进行立杆安装时,还要注意上下层模板之间的支柱位置,两者不能够出现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如果施工出现错误,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在安装主体模板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正确的标准以及规则进行安装,保证施工流程能够稳定进行。
        3.3 模板拆除要点
        在建设建筑框架结构的过程中,模板拆除属于重点施工环节之一,对建筑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拆除模板时,需要严格按照原本的施工顺序来拆除,先将后续环节中的支立模板拆除,之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最初支立的模板。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先拆除承重能力较弱的模板,再拆除承重能力强的模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4.1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结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具体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材料准备。在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工程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根据框架结构的工程特点,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要科学绑扎并固定散乱的材料,保证各个框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材料堆放引发的施工隐患。第二,在钢筋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准备工作,例如,在具体的钢筋焊接之前,工程人员应该按照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焊接实验,并对钢筋的批次进行严格检查,提高工程框架结构中钢筋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为了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放样及下料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进行框架结构衍架、梁等工程的设计,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求配置钢筋的收缩量,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总长度≤24m时,需要将放样余量控制在5mm的状态,以增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4.2 框架模板施工技术
        框架模板施工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具体的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根据支护模板的安装特点,确定基础性的模板安装方案。首先,在垫层施工结束后,定期测量水平轴线,并利用基础平面尺对工程暗柱进行标记,以便为支护模板的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保障。其次,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基础侧模板安装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垂直角度,并将各个模板的安装偏差控制在3mm以下的范围,提高框架模板施工的稳定性。第二,建筑工程的主体模板施工中,工程人员要合理控制支架上层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严格按照支模框架的标准确定模板施工方案,增强建筑工程框架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主体模板安装中,不能拆除横纵向的水平杆。第三,在框架模板拆除中,需应该先拆除支撑结构,后拆除方木模板,避免模板拆除不合理对建筑工程框架稳定性造成影响。
        4.3 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如下:第一,细化原材料的选择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工程单位需要将原材的选择作为重点,对经常使用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级别、出厂日期等,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为框架结构施工提供高质量的施工材料。第二,合理控制配合比。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项目人员需要合理配比施工材料,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控制水泥量,保证水泥用量处于科学的范围内。第三,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应仔细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项目人员要根据框架结构的特点,对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等进行控制,保证框架结构及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增强工程框架结构的支护性,保证各项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以及质量提供施工支持。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迈入了新的时期,建筑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改进,不但提供了大量的住宿空间,还满足了人们对住宅环境的需求,对我国城市建筑建设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钢筋混凝土类型的框架结构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中,具有极高的承载力,整体性以及坚固性要好于其他类型的框架结构,并且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但是,框架结构需要在良好的施工技术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对技术人员的水平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有了较高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质量,进而促进建筑综合质量的上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
        参考文献:
        [1]顾征宇,潘钻峰,杨毅超,朱亚智,葛雄,沈雷鸣.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的新型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06):1045-1048.
        [2]钟佳,王世雄,彭宇峰,施锴.装配式框架结构整体组合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09.
        [3]祁文勇,邓锐,徐永选,邓林峰,杨接.重庆万达城展示中心异形不规则花瓣结构转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11):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