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528225
摘要: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教学有了很大进展。其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使用创新性的思维还可以优化体育教学的流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趣味性的体育学习实践活动当中。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构建完善的体系,丰富体育教学的方法,以创新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丰富创新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才能达到推动体育教学深入开展,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教育大国,为了进一步的促进社会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每年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从而基本满足如今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求。然而除了在质量上满足之外,还必须进一步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近几年来通过将创新型思维应用于大学教学,特别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及身体素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
1增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生命在于运动,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必需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科学的运动。学校体育并非有些人认为的学习几个运动项目,会跑跑步,能打球而已。它的核心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的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它既是通过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教育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等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通过讲解体育项目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在大学期教学实践中应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意义
2.1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创新性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体育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各种实践性的体育运行实践,帮助学生主动自由开展练习活动。学生会对选择的体育教学项目更加热情,这样可以达到体育教学与训练耳目一新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与学习中产生极大的乐趣。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创新性开展进一步消除了传统机械训练带来的教学弊端,是适应集体授课模式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矫正学生的身姿,消除学生因为体育学习造成的拉伤现象,消除学生体育活动时产生的厌倦心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训练课程,减少场地因素造成的限制,并且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达到加强体育教学训练质量的目标。
2.2提高训练效果
将创造新所引入的大学体育教学训练过程当中,不仅仅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思想转变,抛弃之前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达到最优的体育教学训练效果,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备有良好的体育能力,然而创造性思维具备了独创性以及灵活性等多方面的特点,而将成为锁佣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体育训练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然而在传统大学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可能只是强调服从,同时也只是枯燥地强调训练过程,从而进一步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如今通过这种创造性思维引入教学训练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改变过度服从的情况,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训练,自主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过程中,从而获取最优的训练效果。
2.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冲破束缚,让学生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想自己不敢想的、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在自身素质上。它在活跃思想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积极的情绪、更加向上的心态,从而带动学生更加积极的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带给学生更多正能量和自信心,坚持了自己的真理。
3大学体育教学运用创新性思维的策略
3.1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如今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教学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以达到训练目的,然而却忽视了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重要目的,并没有使得这一思维体现在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上。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并没有充分地重视创业思维的引用,从而导致了创造性思维无法引领入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做一名体育老师,教师并没有过度的关注训练目的,同时也并没有深刻的探究创造性思维在其教学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意义,正因为这种思想及行为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创造性思维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训练过程。
3.2营造舒适教学范围
高校体育教育应当具有发散性思维,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育教学的环境。首先,应当丰富硬件教学条件,满足学生对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场地空间的布置,在独特的场景氛围下开展趣味性的创新体育教学活动。其次,还要呈现一系列直观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需要,在体育精神的激励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与体育训练实践活动。高校体育教师还要打造课内外互动,校内外互动的空间,鼓励学生投入体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环境下不断学习体育知识,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目标。
3.3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不能单凭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要将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柔道、健美操、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结合本人性别、年龄、季节、兴趣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训炼计划,才是重要的。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切合实际的一种锻炼项目或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从运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健康,一举多得。让学生明白健康并不是一两次运动锻炼就可以带来的,要树立终生科学合理运动的健康理念,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3.4让体育教育训练更加“地域化”
随着课改的深化,学校对地域性文化融入课程有了更多的关注,很多学校都开始实施带有地域性文化色彩的校本课程,体育训练也应该进行类似的改革,例如河北沧州吴桥的杂技最有名,因此对于沧州的大学生在平时体能训练方面可以引入一些杂技的训练内容。让每个大学生毕业以后都带着地域色彩走向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这种创造性的运用,不仅是对体能训练的一种丰富,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结语
综上所述,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当中,应当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创新性思维体系,坚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需要,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彤.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118,120.
[2]谢晖.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27.
[3]李春华.简析创造性思维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运动,2018(4):85-86.
[4]白寅昆.体育教学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9(1):211-212.
[5]杨箫帆.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8):67-68.
[6]李春华.简析创造性思维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运动,2018(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