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2.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超高层建筑结构楼层的不断增高和造型的日益复杂,施工安全风险系数也不断增大。为了有效降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提升建筑结构使用安全,要求项目各参建方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标准化水平,充分应用现代化新技术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施工重点风险源以及引发相关事故的主要因素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源辩识;应对措施
引言:
超高层建筑项目具有现场条件复杂、应用技术难等特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较大困难。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从各环节入手,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如果发生施工安全问题,不但会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还会让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1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素
1.1安全管理方面
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工程都忽略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管理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没有落实好员工的权责、缺乏专业性的安全管理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施工环境方面
由于超高层建筑所需涉及的工程项目较为复杂,和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不同的是,其施工工艺较多且工序相对繁琐,涉及到大量的高空作业内容,而高空作业往往伴随着安全隐患问题,给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对整个施工环境进行有效把控,将会很容易导致各种隐患因素长期积压而发生爆发的现象。
1.3物质方面
开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必须要建立在资源、资金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员工、材料、设备、能源等方面的支出。并且还要保证施工材料达标、员工的专业性、设备的适应性等,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施工设备故障的情况,不能及时的检修和维护,进一步对机械设备造成伤害;在开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时,还要重点关于能源问题,尤其是大型设备,一旦电气系统出现问题,就很可能会出现电击、烧伤的情况。
1.4人员方面
人员因素是超高层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在施工作业工程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很容易产生各种违规操作,相关安全意识比较匮乏,不能熟练的对其进行操作,这在无形之中会大大提高整体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无法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安全防控,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甚至某些施工队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1高空坠落
受到超高层建筑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包含诸多高空作业内容。因为施工安全问题及安全防护设备不充足等,所以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各种安全问题,造成高空坠物。例如,在墙体装饰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脚手架的配合下完成施工作业,但是如果在施工之前,没有对脚手架进行具体检查,容易导致脚手架倒塌等现象,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还要配备安全工具,但是部分企业没有给予安全工具检查工作充分重视,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引发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超高层施工作业中,包含施工设备、施工材料高空运输等内容,在此环节中,如果对设备或者材料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存在高空掉落现象,就会误伤他人。
2.2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也就是指在施工建设中,施工设备触碰到电路,从而导致触电事故。
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如果触碰到高压电线,也会引发安全隐患。此外,部分设备存在漏电、电线绝缘设备损坏等,都会引起安全问题。
2.3其他事故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从而保证施工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施工现场中,应该对可燃材料、易燃易爆材料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发生火灾现象。此外,企业还要关注中毒、中暑等问题。
3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3.1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管理制度要符合工程实际,要切实可行,每一项超高层建筑工程都有其特殊性,如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施工工艺,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要和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以提高制度的操作性。二是管理制度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影响施工安全生产的因素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安全管理制度能够面面俱到、不留死角,把一切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要素都考虑在内,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三是要对已经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变化等来及时修订不适用、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2加强对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中有很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参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施工操作不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断应用,很多施工工人若不能及时掌握,很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加强对工程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是规避施工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宣传教育为主,如召开各级安全生产交底会议、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宣讲会等。除了这些常规操作,还可以采取组织安全知识竞答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班前例会等形式。
3.3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监管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是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核心,也是项目各参建方的重点工作。项目各参建方都应该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而对于施工班组来说则要做好班前和班后的安全交接工作。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监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检查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故障记录,尤其是对一些高空吊装设备应重点排查,及时排除“带病”作业的机械设备,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二是对施工现场的电路、电气进行例行检查,排除用电、用气安全隐患;三是对高空操作平台稳定性,临空、临边安全维护等进行专项检查,以排除高空坠落风险;四是对生产技术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督促施工作业人员及时、正确地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五是对施工工艺操作流程进行检查,排查因施工操作不当引发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3.4运用现代化新技术提升施工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科技。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互联网+”的应用最为普遍,而BIM技术就是现代化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一个典型,近年来被广泛推广应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有效提升施工安全。这是因为,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提前把整个建筑模拟出来,制定出详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进行提前预判。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可以组织技术人员提前熟悉施工环境、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熟知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意识的提升,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进而不断推进整个超高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超.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D].长沙:中南大学,2013.
[2]李志鹏.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