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城县供电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2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需要工作人员重视电力系统。因此,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对加强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电子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对配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希望能够享受到稳定、可靠、安全的电能,希望改变原有的耗电方式,实现低耗和节能的目的。从我国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如今最科学、最有效的配电管理模式就是配电管理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电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还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电能。
1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较弱
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范围不广,在全国范围之内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区域不足1/5。在一些电力系统较为发达的国家,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区域高达4/5。因此,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不强,与国际的一流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另外,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也是在电力配电自动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很不成熟。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需要广大的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较弱的现状,能够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有所注重。
1.2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设施的建设融合性不高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设施的建设融合性不高,是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电力配电系统的关键建设设施主要是体现在配电、输电、变电等设施上。这些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设施在建设上不够完善,技术水平不够高。这也造成了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施建设融合性不高。我国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设施建设融合发展较为缓慢,与电力企业在配电网的建设上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能构成直接关系。
我国针对配电网系统发展已经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也通过出台一些调整政策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的不重视,也造成了电力配电网的建设水平不高。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设施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配电线路在连接上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设施的建设融合性不高的直接体现。因此,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意识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设施的建设融合性不高的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1.3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较大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较为缓慢,与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技术起步较晚有着直接关系。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上认识较少,经验较少,造成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较大。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很多核心设施不是国产的,相应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人员没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造成了很先进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引进国内没有发挥突出作用的现象。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缓慢,技术水平不高,还与我国的配电网技术标准不统一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国的电力配线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认识到自身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不断地加强技术创新,统一配电网的技术标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
2加强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2.1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水平
在保证前期准备顺利进行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这样才能将邵阳市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可以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来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工作,首先随着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水平建立项目组,项目组无固定工资人员,随着技术开发工作的需要随时抽调组合,结束后返回原部门,项目组成员要服从项目组的管理又要服从原来职能部门的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加强配电管理部门的配合和信息交流,集中单位内各部门的知识和技能开发技术,同时还可以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劳动,加强了组织的整体性。此外,也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团队注入新的血液,带动团队共同进步。
2.2对管理的专业性进行强化
管理专业性的强化这项措施也是在配电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在强化专业性的措施中有两项内容最主要:一是强化人员的专业性。就这点上来讲,一方面是强化配电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基础理论,从而深化管理人员对配电管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就是强化管理人员对实际操作的管理,管理人员也会因强化操作而提升实际的管理水平,改善具体的管理效果。二是分析专业化的技术以及对方法的探讨。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武装,这样会明显的提升管理的质量。
2.3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做好准备工作
想要完整的构建一个电力系统,需要从多方面不断进行推进,不仅工程内容本身较为复杂,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实际操作也十分复杂,所以电力企业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就要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除此以外,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前期工作,如此才能使目标进一步实现,首先,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普及之前,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方法与技术要有妥善的准备,人力资源以及资金需求都要到位,其次,集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要保证建设的连续性,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用电人群的需要以及用电地区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稳定进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最后,我们要保证有专门的技术团队来实现全国电网的互相连接,实现电网的全覆盖,保证资金和技术的到位。
2.4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我国电网覆盖率较大,并且由于各个地区环境的不同,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时,在选择设备方面,应该选用较为广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在不同环境下,设备能够大范围的使用,也利于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管理的过程当中进行统一管理。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电力人员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更新,从而确保在电力系统当中技术始终能够不断进行创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配电管理人员在进行配电管理时,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尽责方案,还要随时监测在电力系统当中的配电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2.5完善设备维护的管理制度
对于运行单位来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是必不可少的,运营单位名下所归属的线路都要有固定的负责人员定期运行维护。并且在每条线路上要求明确标注这条线路所归属的运行单位名称,同时运营单位还要求明确划分每个员工的维护界限。如果出现一条线路上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线路运营单位都在维修这条道路,就要求运行单位要有明确的运行区分界点,不得出现线路维护空白区。对改线路的用户设备也要在供用电合同中提出明确的产权分界点,并按合同规定的责任开展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已被某些电力企业使用,但是由于技术和支出成本等方面的原因,该系统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必须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在正处于研制阶段,还有许多问题要引起注意,要做好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化山.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J].大科技,2017(14).
[2]马骏昶,周宇浩.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No.347(15):184.
[3]兰文滨.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188+190.
[4]揭建栋.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00(015):6-7.
[5]叶青泉.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J].信息周刊,2018(3):003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