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不安全工作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朱建辉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受到重视。
        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27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是直接影响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筑领域的相关管理者应该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管理工作方式影响建筑工人,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规避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建设工程;不安全工作行为;影响因素;定性调查
        引言
        在建筑领域一直重视安全问题,然而建筑业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对效率高度追求的同时却使得安全管理被忽视,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没有充分重视施工安全,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在建筑行业,近些年频发安全事故,安全施工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深入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之一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对其行为进行规范,采用有效的管理举措,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1不安全行为的定义
        根据文献资料,人的不安全行为定义为能够引起安全生产事故或可能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可划分为直接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和间接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表现为没有对事故或潜在危险源进行正确防御或者故意犯之,建筑施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个方面,比如进入施工现场未能正确佩戴安全帽、未穿戴反光背心、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施工现场吸烟等。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2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2.1安全态度方面的影响
        建筑工程领域管理者采用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可有效鼓励建筑工人树立正确安全态度,除了可以提升各方面工作效率,还能对建筑工人形成鞭策作用,使其安全参与施工活动,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领域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行为影响建筑工人的行为,使其做出更多安全行为。但是如果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当,势必导致建筑工人缺乏良好的安全态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做出不安全的行为,难以维护工人的安全,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2环境因素
        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年轻人对环境更为敏感,由于年龄建筑工人没有足够的经验,一般会对师傅进行模仿和跟随,进而师傅如果存在不安全行为,那么徒弟也会呈现出不安全行为,导致错误的行为习惯形成,其并不认为此行为不安全;很多工人伴随操作熟练度的不断提升,在施工中慢慢懈怠,不安全行为作业,使得行业风气不佳,导致羊群效应产生,无法对事件进行主动思考,对他人行为进行追随。
        2.3安全技能方面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会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技能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工作出错,无法科学进行人员班次与工作时间的管理,将会导致建筑工人处于不良状态,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而如果合理进行班次与时间的安排,严格进行安全技能的管理,就会对建筑工人安全技能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使其保证行为的安全性。
        3管理者行为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的建议
        3.1重视基层管控
        对于不安全行为的管控,重点在基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基层管控。
        第一,企业要重视基层班组的班前会工作,要明确班组长应利用好每天的班前会时间,布置一天的工作计划,并通过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贯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岗位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开展隐患自查等手段,提高员工自身安全意识。


        第二,为保证班组员工的生理、心理状况符合作业安全要求,企业应要求各班组的班组长和安全员要关注每名班组成员的身心健康,确保班组全员均以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进行生产操作。一旦发现身心疲惫或心神不宁的员工,班组长应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帮助,或及时调整其岗位,如有必要还可暂停其工作,以确保生产安全,避免员工因生理或心理原因出现不安全行为。
        第三,企业可要求各班组在班组长说明当天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后,全体成员应共同探讨、研判当日的作业场地和操作过程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事故,以此保证每日作业的生产安全,培养员工安全风险敏感意识,同时促进班组成员之间相互友爱,增强班组集体安全观念。
        第四,作业时,企业应要求班组长必须做好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督导工作,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并执行不安全行为连带责任制,即若有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班组长将负有管理失职责任。
        3.2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
        高度的安全意识、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安全行为落实到位的重要前提,对此施工单位必须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树立正确行为态度。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多种形式,如:新员工入场教育、农民工夜校、特种作业人员专项教育、危险性较大工种高频次教育,全面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反复训练保证重要工序的安全规范操作;通过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帮助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明确工序危险部位及其安全技术措施。
        3.3改变建筑工人安全态度
        建筑工人在实际工作中,安全态度对不安全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改变建筑工人的安全态度,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效果。首先,应该引导工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在群体性安全行为的影响之下,互相监督、鼓励,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其次,可阶段性地组织开展安全事故真实案例的教育活动,强化不安全行为严重后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建筑工人树立正确的安全行为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形成安全环境氛围,树立责任观念,形成安全态度,预防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将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行为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达到预期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
        3.4作业认知安全感
        一般来说,建筑工人在安全作业过程中,任务强度越大,工作压力越大,其心理负荷承载就越大,在工作中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基于认知理论,对外界情境的刺激,人的行为出现是个人认知与所处的作业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知会随着所处情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建筑工人对工作情境满意,其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概率也可能会降低。由于岗位不同,其工作任务也各有不同,建筑工人的需求也各异。若建筑工人与工作岗位的不匹配,会使他们的身心背离正常的工作状态,建筑企业要根据员工能力与岗位进行适配,实现员工潜能的有效开发,提高员工的工作期望,加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结语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对其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还是认知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其养成不安全行为的习惯,因此,要从思想意识方面着手,强化安全教育,利用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对其行为进行纠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安全施工,保证建筑工人人身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世广.基于行为分类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2]柳阳亭.施工安全知识结构与获取现状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3]赵莹.建筑工人人格特征、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6.
        [4]邹明华.ZH城市花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