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刘志丹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志丹
[导读] 摘要: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尤其是井下施工作业,巷道光线较暗,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极为注意。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平凉  744200
        摘要: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尤其是井下施工作业,巷道光线较暗,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极为注意。本文从煤矿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针对的防范措施,希望对煤矿单位积极防范事故发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煤矿  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一,精神懈怠,没有充分认识到井下生产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对此应该以安全教育和实例讲述为主;第二,不符合操作规程,违反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为了赶进度或者节省施工程序私自省略施工步骤,造成事故;第三是技术层面,对于井下自然灾害、地层力学特征及瓦斯等预测准确度有误,对此应该加强科研投入,加大勘察力度和密度,确保安全生产。
        1 精神懈怠及防范措施
        精神懈怠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煤矿单位的新职工来讲,他们不能准确辨识井下生产的全部安全隐患,往往重生产,轻安全,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很多职工在生产间歇脱下安全帽,若巧遇顶板坠石,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有部分新职工在从事相对较强的体力劳动后,在巷道某部平躺休息,这也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由于精神懈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而言,重在防范,以安全警示教育为主。各生产区队须在进行安全生产活动之前举行班前会议,由区队负责人排查从事生产职工的精神状态,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由班长或跟班干部指导安全生产,讲清楚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防范要点。其次,全矿或各区队定期展开安全宣讲和观看全国煤矿安全事故视频,以此来警示职工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再次,在从事井下生产活动时,可以由从事相同生产任务的人员组成互联互保小组,相互提醒和防范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2 违反操作规程及防范措施
        煤矿企业以实现企业效益为目的,都会在井下安全生产中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生产任务,确保季度或年度任务完成。因此,部分区队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省略若干步骤。在巷道的掘进、挑顶、刷帮、卧底过程中均需要按照企业既定的安全措施执行,尤其以挑顶、刷帮和卧底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最大,因此,不能贪图进度等省略流程,否则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众多事故的发生多数是图省事、怕麻烦,违反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
        2.1挑顶、刷帮作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在掘进区队完成巷道掘进及支护到采煤作业之前,巷道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特别是我们公司的软岩巷道,因此要对变形的巷道进行刷帮、挑顶,保证巷道断面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但是在挑顶、刷帮的过程中,锚索及铁丝网等处理具有危险性,处理变形的岩巷危险系数也很大,规范的操作是安全作业的根本保障。
        施职工员进入施工地点后必须先检查后工作,坚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由外向里,由顶到帮用不短于2m的长把金属工具清除浮矸危石,清除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施工前对施工点周围的杂物进行清理,物料码放整齐,要留有畅通的后退路线和行人通道,并对修护点前后10m进行洒水除尘。刷帮前必须对刷帮处周围巷道风水管路、电缆线、皮带等设备先进行掩盖保护,洒水防尘,在施工点下方15m范围内安装底皮带清扫器,不定期清理。
        根据现场刷帮断面大小进行支护,刷帮时循环进尺0.8m,够支护距离必须严格按照支护要求进行支护。严禁空帮、空顶作业。当班刷挑时,刷够一排支护距离时及时支护一排,严禁大拉大放,支护时由肩窝至底板支护。

压风管路连接必须使用专用“U”型销,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型销。
        巷道刷帮施工时刷到实茬,锚索托盘要贴紧巷道岩面,紧实,锚索、杆有劲,拉拔力达到要求。人员施工锚索、杆时,严禁站在皮带上施工。风、水管路施工时必须吊起或从皮带底下通过,严禁直接压在皮带上,以防发生意外。操作钻机时,注意不要用手触摸高速旋转的钻杆,以免擦伤,并严禁戴手套领钎。支腿气缸在升降过程中手不要按在气缸上,以防挤伤手,支腿在磨损及出现裂纹时,应及时更换,以免爆裂发生危险。严禁使用帮锚机进行顶板钻孔作业,否则会损坏机件,造成安全事故。由于机尾上帮刷帮高度较高,此处片帮严重,施工时从肩窝向下依次施工,施工前应用不低于2m长的长把工具找掉施工点的活煤浮矸,防止施工过程中片帮伤人。人员在皮带里帮施工时,由于此处巷道有皮带运行且巷道行人空间狭小,衣服袖口、衣角、手套、腰带、灯带等必须贴身扎紧。锚杆托盘处及周围50mm范围内的浮煤矸必须找掉、找平、找实,并应紧贴巷道围岩表面。帮部补打锚索、杆时,采用干打外喷方式进行施工,严禁干打眼。刷帮时肩窝出现坠兜的必须放掉,肩窝旧锚索截掉长度不超过1米,可以作为临时使用,锚索长度超过1米严禁使用,并重新补打新锚索支护。
        2.2卧底作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巷道卧底包括卧底机卧底和人工卧底。卧底机卧底最主要的是工程质量标准和安全事故两方面的问题,人工卧底主要是落石,皮带伤人等事故的发生。为了防范卧底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应该遵循以下技术安全措施。
        施工前必须编制好措施,并组织职工贯彻后方可上岗。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点后,必须先检查后工作,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并及时用长把金属工具(L≥2m)按由外向内、由顶至帮顺序找净帮顶浮矸危岩,找顶人应站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操作,并及时使用好临时支护。开工前,施工人员要将施工地点周围10m范围内的杂物清理走,确保施工地点周围宽敞整洁,以防挤手碰脚,给安全撤离留出安全通道。开工地点的电缆、风水管路及机电设备,都必须用吊挂保护好后方可开工。在皮带运行时,严禁在皮带侧施工,施工人员要和皮带保持不少于0.3m的安全距离,卧底时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进入皮带下方施工。施工时,必须要有班长或者安排专人监控施工现场,负责联系皮带机司机,紧急情况立即停止皮带运行。使用风镐时,压风管路连接必须使用专用“U”型销,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型销;销好后再用双股8#铁丝将手镐和压风管二次紧固,以免脱节伤人。
        3 技术资料不完善
        煤矿进行开采之前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但是实际掘采过程中,具体的地质条件,包括瓦斯、地下水、地质应力等情况均与实际的情况有所出入。所以在实际的掘采和巷道修护过程中,应该掌握第一手的地质技术资料,防止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加大对于一线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控制及应急安全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监测效果。
        4 结束语
        煤矿属于高危行业,施工条件较差,完善、详细、准确的技术资料能够防止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细致合理的技术规程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安全时刻记心中是避免偶然安全的有利屏障。
        参考文献:
        [1]鲍加峰.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11):25-26.
        [2]常芳芳.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58.
        [3]李鹏.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8,43(05):118-119.
        [4]汪龙琴.探析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的运用[J].居舍,2018(26):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