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区域环境噪声分析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黄姗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广西百色百矿发电有限公司田东电厂  广西百色  531501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重视。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噪声不仅会扰乱工业企业厂界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也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本文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问题,给出了噪声防治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工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
        引言
        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保证一个整洁清新的环境会有利于人类的各类生产活动。传统概念上人们只认为没有视觉垃圾就已经足够,而现在随着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噪声污染也必须得到控制和清除。要想对其进行整治,首先就要充分的了解它的特点和现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1 噪声污染的概念
        噪声主要是在生活中对人们的思考、学习、工作、交流等活动产生干扰,或者人们不喜欢的声音都能够称之为噪声。现阶段对噪声的定义尚未明确,依据人们对噪声认识的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从现代学声学分析中,能够清楚地分辨噪声,噪声主要是指物理上出现间接性的声音震动。或者,将其看作难听的声音。但噪声的判断不能够仅依靠声音的物理性质,还应以人们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主要是由于不同人们对声音的理解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的声波没有固定的形状,长时间处于噪声的环境中,会使人们产生烦躁的感受,影响心理健康。
        2 噪声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噪声级为30~40分贝属于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对人体生理功能产生影响;70分贝以上会使人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工作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甚至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1)首先噪声直接引起耳部疾病,据测试噪声超过115分贝可造成耳聋,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脆弱,噪声可严重损伤听觉器官。
        (2)噪声可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紊乱,产生精神障碍。高噪声的工作,还可促使人出现头痛、失眠、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及易怒、自卑等情绪,通过在不同类型噪声环境下对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增高,以致损害心血管,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增加了30%,纺织工人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因此,环境噪声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杀手之一。
        (3)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一定强度的噪音连续的影响人们的休息,便会使人心情紧张,大脑兴奋不止,继而到身体疲倦,四肢无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3 工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
        3.1 整治噪声污染企业
        从企业工厂中入手是控制噪声污染的重点采取措施,因为大部分噪声的来源还是机器设备的运转。首先要从制定合理的制度入手,严谨的制度无疑对于行动的展开具有指导和监督作用。要注意的是,制度必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还要符合社会环境发展的总体需要。在两者利益出现冲突的情况下,要做到以大局为重,坚决遵守环境部门的规定条例。再者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能产生噪声设备的种类要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后确定不会产生重度超标噪声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企业内部的全体人员也都需要具有环保意识和观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于设备产生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维护,避免设备的不正常运行加重噪声的污染。
        3.2 传播途径的控制
        (1)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中应该把高噪声工厂或者车间与居民区、文教区等分隔开。在工厂内部把噪声车间和生活区隔开,强噪声源应该集中安排布设,便于集中管理。(2)距离衰减规律。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在厂址选择上把噪声级高、污染面大的工厂、车间设在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3)屏障阻止噪声传播。利用天然的土坡、树林等屏障。在噪声严重的工厂和施工现场周围或道路两侧设置足够高的围墙和隔声屏,城市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一定的密度和宽度种植一定面积的树丛、草坪等绿化带也能减少噪声污染。(4)以声源指向特点降低噪声传播。高频噪声的指向性很强,可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降低对周围的噪声污染。(5)局部降低噪声。在以上措施均不能满足降低噪声的要求时,可采用局部声学技术来降低噪声,如吸声处理、隔声、消声、隔振、阻尼减震等方法
        3.3 监测技术
        在噪声污染监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多种信息监测技术应运而生,并集成到监测系统中,如GIS技术,CDMAIX技术等。其在监测点选择布置及监测等过程中占据显著优势,可实现噪声污染监测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在实际的噪声污染监测中,监测人员应根据城市区域特点和监测内容等确定监测技术类型,并将技术合理应用在测点布置和监测过程中。工厂需要做好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使设备正常运行,一旦出现异常声音,要及时修理,避免造成分贝更大的噪声。另外相关的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营管理也要满足噪声污染控制要求。
        GIS信息监测技术可以提供一体化服务,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储存等服务得以一体化。在自动监测系统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引入该技术,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相比CDMAIX技术,GIS技术作用优势更加显著,所以其在噪声污染监测中应用比较广泛,CDMAIX技术在数据业务处理中占据优势,监测人员可以利用该技术做好监测数据传输工作。
        对GIS信息监测技术进行研究时,发现其技术特点有:监测点布置准确有效,可以准确反映监测环境的噪声分贝数据,不会出现偏差;该技术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自动监测中,可连续监测,使噪声控制规划更加合理科学;该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评价噪声污染情况,包括超标情况或污染范围等。该技术系统还可以提供现场噪声污染直观图形截面,可以使监测人员及时获得时空数据分析结果,所以监测人员总能有效判断环境噪声污染,也总能借此找到潜在污染源。
        3.4 完善环境噪声法律
        针对现阶段,我国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现状,要有效地减少噪音污染对人们的伤害,应完善我国环境噪音相关法律体系,通过法律对噪声进行控制,有效减少噪声的出现,如将安静权纳入我国法律体系。目前,安静法并不是法律体系的一种,但属于环境权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噪音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创建安静法,能够使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实施保持安静的权利,从而降低我国噪音污染。并且,我国现阶段处于依法治国阶段,创建防治噪音的法律体系,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当前,大气污染与废水污染已经吸引了民众的眼球,噪声污染由于其固有的特征,老百姓还未把其列为重点,但也不能因此不重视,把噪声控制在限定的标准内,还人们一个安静的空间,是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奉军.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9(2):102-103.
        [2]张翔宇.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1):144+146.
        [3]杨利东.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J].节能与环保,2019(1):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