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本文分析了材料物理线上教学以及考核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对材料物理部分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考核过程进行改革的合理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材料物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线上教学
2020年的新春是在新冠肺炎的防控中进行的,学校面临从未有过的无法开学的困境。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校对此做出了积极响应,对校园网络进行开放,对网络授课进行了积极的支持,以及为保障网络授课顺利进行进行了有力的技术条件支撑。材料物理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材料物理,掌握材料各种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变化规律以及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材料性能与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基础课程。基于此,材料物理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全程网络授课以及期末网络考核。
1.对于首次进行的材料物理全程网络授课,在进行过程中,遇到了如下几个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A. 网络授课对于学生的家庭网络,教师的家庭网络以及所在平台的容量都是巨大的考验。在热门时间段常常出现掉线的情况。或者语音,以及画面出现卡顿,音画不同步等情况。为授课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麻烦。
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课堂授课的流畅性,连贯性。我们在使用学校的课程平台为主要授课平台之外,还以QQ群,QQ的语音会议,以及QQ群的屏幕分享等功能为辅助,保障网络课程的的顺利进行。个别学生因为家庭网络问题掉线的,教师要第一时间了解具体情况,事后要安抚好学生的情绪,并且将QQ群的记录分享给学生,不至于使其落下新学习的知识点。并反复强调了有任何关于课堂的问题,都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一定有问必答。所以,在授课期间,教师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便于学生发生突发状况的联系。QQ每天至少查看两遍,保障了学生有问题,教师能够及时反馈解答。
B.在上课过程中,由于不是面对面的授课,学生的听课状态比较难掌握。
由于面对网络授课,教师无法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要运用一些补充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而且,在上课期间,学生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无法保证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非常安静。所以我们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上课的时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随机提出问题,并且随机点名学生进行回答。这样虽然无法完全掌握全体学生状态,但由于是随机点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比不点名有提高。其次,在每节课讲授完以后,会留出一小段时间进行针对性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就是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组织小题量,短时间的有针对性随堂小考。考试结束以后,根据考试结果,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稍微拔高的小讨论。根据以往学习的内容,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最后,在教师讲解,授课过程中,其他人的音频由授课教师控制开关,可以根据学生背景音和提问回答等环节的需要进行控制。
对于材料物理线上考核,我们同样遇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以达到考核目的。
A.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由于平时设置了很多随堂小考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这些随堂小考成绩可以很客观的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所以,在期末成绩测评中,提高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增加了随堂小考成绩。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进行了随机的点名提问。根据回答问题的状况,也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所以在期末测评总成绩中,增加了回答问题分。
B.以学生顺利进行期末考试为主要目标,降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所占比例。
在传统的期末考试中,都是面对面进行监考,能够有效的体现考试的公平性。这次网络考试,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具有双机位和全方位摄像头使监考教师进行监考。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难免出现掉线等问题。那么,考试环境中,必然出现无法观察到的死角,以及由于网络问题出现的迟交卷,提交不上答案等问题。我们既不能因此认定学生考试一定作弊,也不能保证学生一定没有作弊。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降低期末考试试卷成绩的比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降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比例,加强过程考核,更能体现成绩的公正性与稳定性。
3 结语
通过对材料物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网络化建设与改革,师生共同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更好的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保障了课程的顺利进行。考核结果也更公平,更高效,更合理的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这次网络授课与网络考核的进行,为将来网络课程的相关建设以及为未来未知的影响面对面教学的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唐剑锋,程南璞,李元,陈志谦,基于专题导向的开放式材料物理课程教学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 154-158。
2.毛启楠,李红霞,季振国,材料专业《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山东化工, 2020, 49(8),263-264。
3.王传新, 马志斌, 满卫东, .材料物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大学教育, 2016,(7). 112-113。
4.刘金刚, 佟望舒, 陈淑静, 浅论认知实习基地对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教学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29). 213-215。
5.许天旱, 王党会, 姚婷珍. 《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新理念--纵横联系,融会贯通[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5). 144-147。
6.钞春英,蔡拓,李浩,董振伟,崔占奎,高远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中的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47), 164-166.
7.赵营刚,石冬梅,李县辉,钱跃进,熊飞,岳卫东.《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改革与探索[J]. 广州化工. 2020(05), 180-181.
8.郑赣鸿,戴振翔,马永青.《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