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构架 沈瞻展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沈瞻展1 夏俊2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是难以替代的重要环节,要求检测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对具体施工环节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与效率。
        1.身份证号码:33028219890112XXXX  浙江慈溪  315327;2.身份证号码:33052319870929XXXX  浙江安吉  3133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是难以替代的重要环节,要求检测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对具体施工环节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与效率。文章探析质量检测的方法,并探析质量检测的应用实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出现许多工程问题,让建筑工程质量也备受社会关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补救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建设投资费用。因此建筑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是分析建筑主体结构质量。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方法
        作为保证工程质量检测开展的有效手段,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标准方法与非标准的方法两种。标准方法指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方法以及各地市出台的标准进行质量检测,非标准的方法指的是行业自己的方法、企业的方法、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这些方法必须经过确认才能够投入使用。当然在选择检测方法的时候,相关的检测人员应当根据科学原则来选择,坚持运用现行的方法与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的流程包括现场勘查、编写检测方案、现场检测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等。在检测前应当收集相关的建筑资料,明确检测的要求与目的,并结合检测设备的实际情况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工程检测放在首位,通过合理的手段开展检测工作,为施工质量的评价提供重要保证。
        2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2.1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旧方法、旧标准依然在很多部门和地区使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年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也就使得检测工作准确性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目前,工程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也出现了连续性不足和设备技术方面更新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
        2.2质量检测无监督重点内容
        检测部门在检测中对检测区域进行事无巨细的检测,此种检测看似合理,但却缺乏检测效果,使用的监督方法和检测手段单一落后。部分质量检测部门实施公示检测内容和定点督查的方法,致使施工单位做好准备工作,投机取巧,经常会有蒙混过关的情况。检测技术和手段也无法满足检测指标,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不符合标准。
        2.3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相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和理念方面的缺失,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对于质量和技术设备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试验检测分析的准确性。然而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工作却存在着资金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在设备的更新使用上存在着困难,进而使得整体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检验检测的实际要求进行误差的缩小工作,但是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发展缓慢。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3.1回弹检测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材料检测方法,回弹法通常应用在砂浆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检测的要点,比如检测的温度、回弹值的率定等,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度,需要对检测的部位进行选择,还需要对表面进行清理,由于回弹值还会受到原材料检测范围、成型方法的影响,因此检测时还应当对相关因素进行重视。


        3.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原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超声检测法和回弹仪检测法的结合来进行质量检测,首先是通过超声仪发出超声波,计算超声波在整个混凝土构件内的传播时间和声速值,这样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判断,然后通过回弹法对混凝土构件的硬度进行确定,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对整个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全面检测,使用这种方法检测速度较快且较为准确。
        3.3电磁感应检测法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电磁感应法的应用也十分常见,这种方法往往用来检测结构中钢筋的数量以及保护层的厚度,采用的是电磁法感应钢筋的原理。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仪器的探头放在被检测构件的表面,然后通过信号的反馈将钢筋的位置准确找到,电磁感应的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的降低,而且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在检测时检测两次,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电磁感应检测法还可以应用于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保护层厚度对于保护钢筋,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也需要把握。
        4主体结构检测方法的现实应用
        4.1准备阶段的质量检测
        主体结构的检测内容涉及诸多施工作业,具体包括不同作业阶段的规范性、质量以及管理、技术、设备、材料等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施工需求进行具体的选取。而在工程准备过程中,针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主要包括施工资质、人员技术、材料质量、施工方案等。在作业开始之前,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审查施工企业资质,明确施工能力。
        4.2完善工程检测的法规
        作为工程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工程检测法规的完善有利于检测质量与检测效率的提升。当前由于检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很多单位出具的报告真实性较差,而法规的完善能够加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为检测质量提供奖罚依据,有利于促进检测行业的发展。
        4.3注重从业人员的培养
        作为检测工作的执行者,检测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检测单位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水平与素质,并加强责任心,提高使命感。主管部门应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测队伍,在培训中心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职业素质,使其在工程检测工作中更加谨慎认真,以此提高工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4竣工阶段的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对建筑细节进行质量检测。现阶段,我国大型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选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的主要问题便是墙体裂缝、内部空洞等问题。裂缝与空洞问题都会缩减混凝土使用寿命,降低整体强度。因此在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采用观察法,针对混凝土墙体进行全面检测,以在明确不存在明显裂缝后,利用设备开展二次检测。譬如,检测人员可以利用声波设备,根据声波在介质中的回波差异与传播速度,明确混凝土墙体的质量状况。假如发现空洞与裂缝等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企业进行处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体检测工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主体检测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使用建筑工程的主体检测法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全面主体检测技术的同时调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进行合理检测,确保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主体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建筑工程企业要重视对于此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更好地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2]孔繁榕.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居舍,2019(24):42,60.
        [3]汪天舒.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