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唐辉
[导读] 摘要:我国资源总量比较大且种类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
        身份证号码:45232319771015XXXX
        摘要:我国资源总量比较大且种类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可见,经济发展会使得资源使用效率有所降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还在不断提升,因此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资源节约措施,借助合理、及时的管控措施来确保我国资源得到高效的使用。本文主要就林业资源方面进行探究,分析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问题,继而概括出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及其有效对策。目前,我国正积极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旨在减少环境问题的不良影响。较为常见的环境问题便是气候变暖以及水土流失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实践证明,我国目前的营造林效果还不够理想,故而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为日后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有效措施
        前言
        所谓的营造林就是将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适度扩展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指的是非耕种林业对象。在对这一地区自然环境实施探究之后,则可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举措。通常情况下,需要积极掌握的信息主要包括具体的地质状况、植被覆盖率以及成活率,甚至还包括市场经营现状等。在此基础上,便可随即挑选出适宜该地区的植物种类。当植被覆盖率得以提高时,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而言会有显著的提升,继而就会使得该地区的农林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
        1.概述现阶段营造林举措的现实意义
        通常情况下,林业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便是营造林事宜,后者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植树造林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质量,甚至会使得该地区的经济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实际上,借助营造林可将该地区的噪音污染进行降低,同时也能够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得以净化美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消耗量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工厂的建造使得噪音污染加剧,废气的排放量有所增加。在汽车销售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便是汽车噪音以及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的机械噪音同样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久而久之,人们的听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然而实践证明,营造林的积极发展会使得噪音适度减少,即可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除此之外,借助营造林还可以将水土沙化的现象减弱。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植被覆盖率已经在逐年减少,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久而久之便会使得土壤沙化现象严重。
        然而在营造林的作用下,水土沙化的现象便可得到一定的缓解。营造林其实是一道保护层,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最终可以对土壤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其实,实施营造林等事宜还能够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营造林之中不仅可以种植杉木、湿地松、泡桐等用材林,同时还可以种植柑橘、桃李等水果,甚至还可以种植油茶、茶叶、吴茱萸等经济林。综上可知,营造林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经济效益,能够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以增加。
        2.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
        2.1 缺乏合理的计划,盲目开展林业工程    
        虽然说为了保证我们生存的环境,政府推出了林业工程,在荒芜地带栽种营造林,但是在这一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和栽种过程中的方法和对这些营造林的规划有着极大的关系。人们只是为了达到目的,忽视了在栽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栽种的范围和密度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政府政策推出以后,地方各级组织并没有对当地的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考察,这样的方式只会让营造林的质量离理想效果越来越远。盲目地开展林业工程,种植营造林,没有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这样最终也是浪费资源。    
        2.2 营造林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    
        种植营造林是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最终找到最适宜营造林生存的环境和种植方式,让营造林能够茁壮成长。但是在实际的栽种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技术人员的水平都能够对这些环境进行考察,有些工作人员甚至不能处理突发的情况,这样的技能水平导致营造林在前期栽种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其后期自然不可能健康成长 。


        而之所以会出现技术人员不能处理突发情况的问题,这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关系,这些技术人员并不全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有一部分是专业不对口的人,但是在营造林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增加技术人员,这就导致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达标,最终会造成营造林的资源浪费。    
        2.3 营造林工作人员忽视后期的维护工作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国家开展了林业工程的营造林项目,其目的应该是在营造林成活以后,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会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生态失衡。但是,人们却对营造林的栽种产生了误解,并不是说前期栽种完美,营造林就能茁壮成长,其实相比于前期的栽种,后期的保养和维护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而现阶段营造林质量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这和工作人员对于营造林后期的维护和保养没有予以重视有非常大的关系,后期保养不当,会让原本栽种很好的营造树木被病虫害所伤,甚至会遇上一些暴雨或是其他自然灾害,这些都是对营造林质量的增强造成极大的伤害。
        3.优化策略
        3.1做好营造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土质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造林前需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当地的地理条件、水源、气候条件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存活率较高的树种进行种植。现阶段在林业工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乡土树种,其对当地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成活率较高,并且可以彰显当地林业工程的造林特色。除此之外,在营造林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树种类型的多元化,避免单一的树种影响营造林的稳定性。例如,造林时,可以将针叶林和阔叶林进行混合种植,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来提高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另外,需要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完整性,对造林总面积、林木产量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制成相应的专业图表,从而使林业工程中的造林工作逐渐趋于规范化与合理化。
        3.2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造林团队,是提高造林业质量的关键,所以现阶段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招聘以及培训两大措施来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一是为了解决林业工作者年龄结构偏大现状,可以招聘一些具有工作经验或者专业院校的年轻人才,这些人才在具备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二是林业单位需要定期的对林业工作者进行职业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以树木的栽植以及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技术为主,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且结合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林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确保造林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
        3.3健全造林管理制度
        在造林的过程中,林业单位需要以国家的林业法律为基础,完善造林管理制度。一是需要加强林木的后期养护管理,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安排专业的林业工作人员定期的对林木进行浇水、修剪、除虫,将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有效的避免岗位缺失、岗位交叉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在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法律监管,严禁一些不法分子对林木进行滥砍滥伐,对一些违法操作的人员及企业,需要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三是林业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树木成长记录等资料收集工作,在合适的时间对树木进行修剪、施肥、浇灌、病虫害防治,从而确保树木健康生长,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林业工程中的营造林质量。
        结语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对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做好营造林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健全造林的管理制度等优化策略,来提高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进而为我国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平.分析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7(24):220.
        [2]严万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优化营林造林质量[J].吉林农业,2016(2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