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陶成东
[导读]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改进。
        辽宁省喀左县草场乡蔬菜站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结合以往栽培经验,本文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化探析,为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一、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一)品种的选择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后期经济效益,因此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综合考虑种植区域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来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辽西地区是辽宁省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区域,无论是地形概貌,还是气候特点、土壤环境等,都十分适合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在早春品种种植过程中,为确保预期种植目标的达成,在进行品种选择时,种植户需尽量选择早熟、高产和稳定的种薯,同时结合种薯的品质,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种薯,严禁选用表面有尖头和畸形的种薯。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有荷兰15、早大白、红眼、美圆红等。
        (二)品种的处理
        当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完成品种挑选工作后,为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品种的出芽率,对品种进行科学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品种处理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一方面需在对薯块进行催芽过程中要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工作,使马铃薯薯块获得适宜并且无菌的催芽环境;另一方面为确保脱毒马铃薯的优质生长,种植户还要用干净的刀具切割马铃薯,保证各个马铃薯薯块上均具备充足的芽眼,并且谨遵“随种随切”的原则。
        (三)播种前的准备
        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后,苗床准备工作也要做好,尤其对于早春马铃薯品种来说,由于早春气温冷凉,在进行种植前还需做好苗床准备工作,确保苗床畦温度的适宜性。另外要注意土壤的盐碱度,实践证明马铃薯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据研究当土壤PH值在4.8—7.0时,马铃薯生长发育比较正常。当土壤PH值在5.0—5.5时最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为避免后期栽培过程中死苗问题的出现,在进行播种前工作人员还进行灌水处理,以此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并进行深耕作业,在深耕时需将耕深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
        (四)播种技术
        1.选择播种时间
        播种周期对于马铃薯苗的产量和品质也具有一定影响,在进行播种前需做好种子发芽作业处理,以此在不断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基础上,提高酶的活性。在进行播种时,为提高马铃薯抗寒能力,一般在地表温度为5℃左右即可进行播种。在采用机械化播种时,需结合区域发展实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施药、起垄和覆膜的工序,最后当出苗率达到20%后,为防止烧苗,要及时进行揭膜作业。
        2.合理播种
        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密度,并以条带方式进行播种处理。除此之外为实现保温和防止土壤内水分蒸发,在进行覆膜时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进行播种,即:起垄后覆盖地膜,一段时间后破膜栽种;起垄后将薯种栽种,然后覆盖地膜。


        (五)田间管理
        1.合理灌溉
        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的,高产栽培过程中,能否确保水分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对于整体种植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需在全苗后,及时根据土壤实况,做好灌溉作业,确保基质的湿润度。
        2.温度调控
        温度对于马铃薯的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温度是否合适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根据天气以及土壤实际温度,做好通风作业处理。
        3.科学施肥
        马铃薯在不同生长周期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为实现“超高产”的栽培目标,科学施肥是极为重要,在马铃薯不同生长期,对其进行肥料的施加和处理,从而在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特别要注意钾肥的施用量。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确保马铃薯优质高产,病虫害防治及其重要。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
        (一)农业防治技术
        基层产业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种植户可通过合理优化马铃薯栽培技术以降低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率,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特别要注意选择抗逆性强杂交种或者组培种薯,并在播种前对种植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此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其次根据土壤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环境,采取适当的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配方施肥、除草深耕等,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二)生物防治技术
        在马铃薯蚜虫或粉虱高发期,可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来防治虫害。在防治马铃薯病害时尽量选择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
        (三)化学防治技术
        在马铃薯瓢虫高发期,可选用化学防治手段进行防控。化学防治是现阶段马铃薯种植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有效且成本极低的一种防治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周遭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农药的残留也给人们生命财产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从根本上避免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等,一定要适时适量对症用药。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进行配药,确保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简而言之,在当前辽宁省马铃薯种植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新农业生产环境下,为从根本上确保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益最大化发挥,在进行种植时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参考文献:
        [1]李宏斌.临洮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4):111-112.
        [2]孙琳.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5,13(25):122-123.
        [3]聂淑清.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8):1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