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膜下滴灌条件下枸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鸿
[导读] 摘要:通过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开展枸杞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和实地调查枸杞膜下滴灌栽培区生产经验,在对试验成果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生育期膜下滴灌条件下枸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促进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及类似地区枸杞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海扬水管理处灌溉试验站  邮编755100
        摘要:通过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开展枸杞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和实地调查枸杞膜下滴灌栽培区生产经验,在对试验成果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生育期膜下滴灌条件下枸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促进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及类似地区枸杞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枸杞   生育期  膜下滴灌   栽培技术
        枸杞是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根据调查,成年枸杞的经济产值是当地常规粮食作物玉米的2—5倍,春小麦的4—10倍。因此,近年来,枸杞在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有了较大面积的发展。同时,枸杞又是一种高耗水性作物,根据固海扬水管理处灌溉调度科提供的资料表明,在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枸杞年灌水7--9次,灌溉定额约730m3/亩,高出当地常规粮食作物接近1倍。大面积发展枸杞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在扬水老灌区,现已栽培的枸杞已经造成与粮食作物争抢水现象,在灌区延伸补灌区,一些私营企业利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集中连片大面积发展枸杞,已初具规模而无灌溉保证,致使灌溉矛盾加剧,管理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针对灌溉管理难题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按照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向,以节水、高效为目标,以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为资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固海扬水管理处与宁夏水科院联合,设专题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开展了枸杞膜下滴灌技术及灌溉制度课题研究工作。通过总结两年来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笔者多次深入实地踏访调查结果,现就膜下滴灌条件下枸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一些粗浅分析。以期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及类似地区枸杞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1适用范围
        “枸杞膜下滴灌技术与灌溉制度试验”是以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为靶区开展的研究工作,而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的土壤、气象条件等与宁夏北部自流灌区等区域有所差别,因此,本技术仅适用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枸杞膜下滴灌生产全过程。
        2适宜品种选择
        枸杞栽培的投资费用相对较高,又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因此,选择好品种尤为重要。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区域、消费者习惯以及栽培区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品种;二要选择抗病、耐旱、耐盐碱、发展前景好、品质优良而又高产的品种。
        根据课题试验结果和项目区多个枸杞栽培品种生长发育表现分析,宁杞4号和宁杞5号果粒大、品质优,在同等滴灌条件下,产量性状相对稳定,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受旱后果粒易变小。宁杞1号和宁杞2号果粒相对较小,受旱对产量影响较大。综合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枸杞栽培首选品种应为宁杞4号和宁杞5号。
        3土壤条件
        根据试验观测,粘性土壤滴灌水不易下渗,易淤积地表流出膜外,沙质土壤滴灌水下渗快,土壤持水与保水性能差,因此,枸杞膜下滴灌最适宜的土壤条件应为偏沙性沙壤土。据此得出,在中部干旱带发展枸杞膜下滴灌,偏沙性沙壤土为首选土壤条件。
        4主要农艺措施
        4.1栽植密度
        枸杞栽植密度过大,土壤水分消耗相应增大,单方水效益也相应降低,栽植密度过小反而不利于高产。通过试验与调查所得不同栽植密度对应的枸杞产量、枸杞生长发育表现和单方水效益综合比较,栽植密度株距1m、行距3m的优于株距1.5m、行距3m的;株距1.5m、行距3m的优于株距2m、行距3m的;株距2m、行距3m的优于株距2m、行距4m的;因此,栽植密度应以株距1m、行距3m为宜。


        4.2滴灌管铺设与地膜覆盖
        4.2.1滴灌管铺设
        滴灌实践表明,沿枸杞行方向铺设单行滴灌管灌溉均匀度明显劣于铺设两行滴灌管,因此,滴灌管铺设以每行枸杞铺设两条滴灌管为宜,且要均匀布设于枸杞两侧,两条滴灌管间距保持20-30cm, 每株枸杞两侧各安装一个灌水器,单株枸杞安装两个灌水器,采用管上式灌水器。
        滴灌管铺设前结合枸杞株间挖沟深施有机基肥对园地土壤进行深翻平整,力争使园地土壤质地基本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滴灌均匀度。
        4.2.2覆盖地膜
        以方便后续枸杞追肥和维修更换灌水器等管理工作为原则,覆膜时最好沿枸杞行方向左右两侧互相参压各覆一条膜,覆膜宽度超出枸杞冠幅20cm为宜。地膜两边用土封好。覆膜时间在春季枸杞深施底肥后进行。
        4.3施肥
        认真总结干旱带不同区域滴灌枸杞施肥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枸杞施肥最好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一次深施基肥,果期分次适量追施2—3次速效肥。
        结合园地深翻平整,基肥在4月上旬枸杞萌芽期进行深施,于枸杞株间挖长×宽×高=40cm×30 cm×40 cm见方坑,与表土混匀施入约20kg鸡粪、羊粪或其它有机肥后填埋,亩施基肥约4000kg—5000kg,施肥后全园进行一次地面灌,3—4天后园地浅耕松土保墒后覆膜。
        追肥宜在6月上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果期进行,肥种主要以氮、磷、钾有机速效肥为主,从主干中央两膜交错处轻揭薄膜点施,施肥点选在灌水器下,施后压膜。
        4.4灌水
        根据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枸杞萌芽期和休眠期采用地面灌、果期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效果最佳。
        对于偏沙性沙壤土,枸杞萌芽期和休眠期分别进行一次地面灌,每次灌水定额约90m3/亩;果期从5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行6次滴灌,亩次滴灌水量约30 m3/亩为宜。这样,枸杞覆膜滴灌条件下,年灌水8次,其中2次地面灌,6次滴灌,灌溉定额约360 m3/亩,相比传统地面灌节水约370 m3/亩,亩节水50%以上,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4.5中耕锄草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应及时做好土壤保墒措施,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根据试验实施情况分析,应在4月上旬结合深施农家肥灌水全园进行一次浅中耕;5月中旬、6月中旬行间分别进行一次中耕锄草;7月下旬全园锄草1次;8月下旬行间深翻1次;11月冬灌后园地进行平整保墒。
        5整枝修建
        根据调查结果,枸杞株体萌芽期,及时剪除干枝和针刺,5—7月,根据枸杞生长发育情况适时剪除根部、主杆和树冠的徒长枝,对强壮枝及时进行疏剪和短截处理,促发果枝。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枸杞高产稳产,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株体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生理消耗。
        6病虫防治
        从4月中旬展叶期开始,要根据枸杞主要虫害瘿螨、瘿蚊、蚜虫等发生情况及时喷施有机农药,做好枸杞病虫防治。10月下旬落叶期,对田边地埂、树杆、树冠要进行喷药处理,防治好越冬害虫。保证枸杞株体健壮,增强枸杞抗旱性能,确保枸杞高产、稳产、优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