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 李建辉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建辉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实现能源生产的多样化建设目标,我国近几年逐渐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实现能源生产的多样化建设目标,我国近几年逐渐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简要探究了围堰技术的技术应用要点,并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水利息息相关,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急需要解决的大事,因此尤为重要的就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利施工时,使用技术繁杂,而围堰技术则作为不可缺少的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施工。结合具体使用状况来说,各工程内部存在差异,使用围堰技术仍存在问题,对建筑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对此,施工人员要重视围堰技术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方案,保证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围堰技术的应用原则与要求
        围堰技术一般应用于水利工程当中,作为临时性的挡水物来防止水流进入工程的施工与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与检修,作为临时性的围护结构,在水利工程竣工后围堰物一般都会进行拆除,只保留永久性的水利设施。
        虽然只是临时性的结构,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围堰工作也必须认真落实,对于相关的技术也有着相应的要求,首先要求防水性能强,避免水流进入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围堰工程要求具备一定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能够有效将水流抵挡在施工环境外避免出现渗水等缺陷;其次是在施工构造上,要求装卸简便,材料轻质,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有效节省材料与人工成本;再次是在原材料采购上,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选择施工现场附近的厂家,以节省运输费用同时避免原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毁与变质的情况;最后是在局部细节上,要求接头处、与岸坡的连接处做到结构合理,设计精巧,实现接头处的完全对接,避免在接头处等关键部位出现渗水、漏沙等异常情况,影响施工安全,而且围堰的整体设计要在保证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局部冲刷的现象,以免对结构的稳定造成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围堰设计
        实践证明,在水利工程当中,围堰结构起到了保护作业面的作用,并在挡水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就目前来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围堰技术类型极为丰富,但是所有围堰都具备强度较大这一特征。这是因为,只有拥有一定的强度,围堰结构才能抵御外界环境给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设计围堰,还是在围堰施工,都要考虑到因地制宜这一原则,只有围堰结构与区域内的需求和工程现状相符,才能为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上述工程所进行的设计与施工同样要考虑到河床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式。例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浅滩水体,且水深和水流速度均低于标准值时,则可利用土袋施工法进行作业,此种情况下的河床渗水性较小,且淤泥较浅;如果水深和水流速度高于规定值,但不具备打桩条件,则可利用木桩、竹条或者竹篱土进行围堰施工;竹铅丝笼围堰一般应用于水体较深的区域,此时水流速度应小于3.0m/s,如果情况允许,还可利用堆石土进行围堰结构施工。除上述结构外,钢板桩围堰和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等也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用围堰技术。总而言之,不同的围堰技术及围堰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地质环境、水流速度和水深。注意,河床的坚硬程度和土质状况也会决定围堰类型。总的来说,设计围堰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围堰设计保护水利工程。
        2.2木板桩围堰技术
        水深范围在1.5m~7m、流速小于2.0m/s、河床渗水性较弱、能打下木板桩的工程多使用木板桩围堰技术。榫槽连接借助板桩,预防发生渗漏。


若实际水深小于四米的时候,可以使用单层木板桩,若渗水情况较为厉害,可在外侧进行堆土,后使用抛石预防冲刷。若实际水深范围在四米到七米之间,可使用中间填土的双层木板桩进行施工。其不会被水流速度影响,能对流水断面进行压缩,而且兼具小体积等优势。对两层木板桩宽度进行选取时,结合实际经验取用范围在0.5到1倍之间,但不能小于两米。如果围堰高度过高,想要预防水压作用导致变形,可以加设紧螺栓在中间部位,强化两层板桩的结构性。对土料进行选取时,选择粘性土,分层进行夯实预防发生漏水。
        2.3围堰导流
        当前,大多数水利工程都会以分段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的方式开展配合性的导流工作。所谓分段导流,就是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和实际状况,以分段形式开展的围堰施工导流工作。相对于全段围堰导流而言,分段围堰导游更适合河床较宽的施工区域,这部分地区普遍存在水流较急的问题,分段导流施工不会对外在环境提出较高要求,可以在较短的区域内设置施工中心并进行导流。成功设置围堰结构后,河流就会呈现出被分段截断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分段围堰导流会应用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全段围堰导流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常用手段之一,全段围堰导流的优势在于方便储存和导出,可将水流引入到既定的建筑或区域内,水流量较大或河床较浅的区域都会选择全段围堰的方式进行导流。但这并不是绝对结论,而是要根据实际状况而定,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4围堰的拆除
        在拆除围堰时,施工单位需要确保围堰内外两个部分的水平衡问题,因而在拆除之前,需要使用水泵等装置向围堰内部进行注水。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以招投标文件为施工基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并清除围堰正面的可移动土石,避免可移动土石在注水的过程中对围堰新城各行冲击。最后,围堰拆除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坡底进行清理作业
        2.5围堰信息化管控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是必经之路,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加精准、高效的掌握项目施工运行情况,使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管控成效得到巨大提升。例如在围堰施工前、中、后,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严格、高效、动态的进行工程管理:通过审批系统严格、充分的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通过网络电商系统经济、合理的采购机械设备和材料,做好施工前的谋划、准备工作;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下达施工计划、动态监控施工进度及材料和人力消耗情况,做好施工中的进度和经济管控;经济合理的配备选用渗压计、位移计、沉降计等先进技术设备,实时准确的掌握围堰工作情况。利用现有信息化手段为主体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结语
        综合来看,围堰技术的作用价值无需多言,其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围堰技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和施工流程,但从技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角度来看依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及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加大对于先进围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围堰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并重视围堰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成.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29.
        [2]张金华.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珠江水运,2017(24):95-96.
        [3]辛海洋.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19(8):115.
        [4]周旭.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1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