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 237126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厂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安全管理风险日益突出。电厂作为为社会提供电力资源的重要场所,其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加强电厂工作的安全管理,可以排除生产活动中的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无论各行各业,安全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安全生产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以2018年为例,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人身伤亡责任事故达39起,死亡人数达40人,其中,电厂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1起,死亡22人,伤亡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等。调查研究显示,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违章操作、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所致。由此可见,电厂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有必要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前瞻性、有效性。
1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电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未从实际出发,没有对电力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因此制定的制度内容无法贴合实际情况,脱离生产实况,空而大且不够细化,使得员工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制定出的制度与实际需求相违背,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效率,而且在事故发生的关键时刻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其次是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除了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再好的制度终究是要人来实施的,无法落实等同于零,一些监管人员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和安全意识,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时,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监管工作只流于表面,得过且过,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行,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风险。
2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对策
2.1对电厂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途径之四是对电厂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虽然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现阶段电厂生产基本上不能做到全自动化,一般都会采用人工与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有很多设电气设备都需要人为操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人”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电力生产的都是“人”,目前我国对电厂电气设备管理更严格,相关法律法规的出现就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电厂应更加重视人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组织技术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专人形成高效率、高水平安全管理团队,以此更好的开展具有较高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保障电厂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电厂应组织专人去建立健全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系统,促进其实效性的提升。另外针对那些奋斗于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逐渐提升其安全意识,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各类潜在危险,同时传授其自救技能,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操作,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创建良好的生产环境。
2.2风险控制措施
1)编制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运维人员进行学习,定期开展事故预想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做好设备维护,保证在正常运行及应急处置期间电厂出力调整能满足系统运行需要。发生Ⅰ母下的机组跳闸时,增加其他运行机组负荷或联系调度开启机组平衡负荷。发生Ⅱ母下的机组事故跳闸且暂时不能恢复时,应根据调度指令,从Ⅰ母中倒换机组负荷到Ⅱ母机组,以满足地区电网调控潮流要求。3)为保证不同运行方式倒换过程中电厂对外功率输出不变,避免误操作造成合厂运行的风险,降低操作对电网的影响,制定《电厂不同运行方式倒换方案》。
2.3电厂生产安全风险识别
在电厂生产中,安全风险源来自于生产作业区域、生产活动、生产设备、材料物质、生产工艺风险、环境风险、职业健康等,经梳理、归纳,可将生产风险归纳为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灼烫伤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等。(1)触电风险。电厂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触电风险隐患,如高压电源触电、低压电源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触电等。(2)机械伤害风险。机械伤害风险是指机械设备运行与人体接触所引发的伤害事故。电厂生产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主,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如汽轮机、风机、电机、泵、减速机、发电机、磨煤机、执行器等,如操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则可能产生碰撞、打击、穿刺、绞、碾、卷入、剪切等人身伤害事故。(3)灼烫伤风险。灼烫伤风险是指烧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等风险,其中,烧烫伤是指火焰、高温物体等造成的烫伤。在电厂生产中,因高温、高压、辐射等原因造成的灼烫伤伤害事故较为常见,风险源包括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风、高温烟气等。(4)火灾爆炸风险。根据爆炸类型,可将电厂火灾爆炸风险分为化学品爆炸风险(乙炔、氨、氢气、磷、CO、汽油、柴油及煤等)、受限空间作业火灾风险(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2.4严控受热面操作
造成受热面故障问题的原因众多,除了有针对性预防以外,最重要的是严控受热面设备的操作,制定完善的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内容,强化对于设备运行的管控力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在遵守操作流程制度的基础上,依照启停曲线来控制机组的启停,避免不当操作造成受热面损坏和破裂,并同时严控各项基础运行参数的准确性,包括:汽压、风量以及煤量等等,特别是对于煤量燃烧量的精确计算以及后期煤粉灰的吹灰措施落实,以保障受热面的正常稳定运行;另外,结合现代监控机械设备,实时跟进受热面连接管道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问题,立即进行检查和维修,短时间内控制问题,避免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得扩大化,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结语
总而言之,电厂安全管理是一项基础却极其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是电厂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精细化管理策略,调动电厂所有员工,通过完善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培训、危险预测等措施,来细化电厂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安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魂.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
[2]晁前云.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8(12).
[3]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人身伤亡典型事故案例:2016年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4]张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7.
[5]黄余.电厂锅炉常见故障及处理分析[J].广东化工,2018,45(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