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韦鸿彦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着国计民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其中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工序,因此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以下就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及其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身份证号码:45273119831109xxxx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着国计民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其中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工序,因此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以下就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及其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分析
        1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开发的加剧,当今的水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项目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险恶,因此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的水利工程中,主体部位大部分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投资高、辐射的范围大是当下水电工程的特点。当主体混凝土工程出现问题时,不但延长了工期造成投资加大,甚至后期出现溃败导致工程瘫痪、使工程下游的大面积地域受到水患。良好质量的工程,能够为国家提供丰富电力,并改善工程周围的环境,有效调节水位,降低洪涝灾害的影响。
        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在水闸中的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而言,水闸的建设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所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如果水闸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就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后期的使用。在水闸的建设中,存在两种建设方式,分别为涵洞式与开敞式。如果施工场地较为空旷,那么就应选择开敞式的水闸建设。如果施工场地较为狭窄,那么就要选择涵洞式的水闸建设,只有合理的选择建设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混凝土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要对以下方面有充分考虑:①在对水闸底板进行浇筑前,一定要通过混凝土来在最底层实施铺垫,通过此设计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还可以有效避免水闸建筑出现下沉的现象;②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力度,做好对地板面积的控制。如果水闸底板有着较大的范围,那么就应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从而实现到底基坚固性的提升。
        2.2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其建设往往要经历多个阶段才可以顺利完成,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分缝分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过分缝分块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加速建设施工速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施工效率。就分缝分块施工技术来看,其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依据施工现场的钢筋结构方向来实施,顺应相同的方向、高度,错缝浇筑的优点为建筑水泥块较小,对于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无须考虑,仅需要做好对水量的控制即可。还有一种浇筑方式则是通仓分块浇筑,通常情况下,在面积、长度较大的水坝建筑中较为适用。就通仓浇筑的实际施工来看,其对机械设备有着很高的使用率,施工效率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时间的施工方式,分缝分块浇筑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合理控制混凝土比例搭配的其前提下,可以使得施工任务能够提前做好。
        2.3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是一项隐蔽的工作,同时也有着很高的重要性,不管是对施工技术还是对施工工艺,都有着特别高的要求。同时,在对接缝灌浆进行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到接缝的合理顺序,即先做好对横向接缝的灌浆,之后再实施对纵向接缝的灌浆,以此来使得施工完成后水坝有足够的完整性。
        3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分析
        3.1优化施工设计
        在工程类工作中,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员集体参与工作,并且工作复杂需要进行明确的指引、指导,所以都会事先对工程进行施工计划编制并进行良好的施工设计。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施工进行设计的优化使十分有必要的。施工设计是对工程的明确指导,指引施工人员合理有序的进行工程的施工,因而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有优化。


这需要对工程进行明确的定义,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进行管理,使工程中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能顺利进行,避免其自身存在矛盾、冲突,并且各项目之间能够良好的衔接运行,减少资源浪费。
        3.2实施好对材料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和配比施工是工程中的重要管理环节,其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工程的特殊性,所以工程质量要求高,对此需要高质量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来支撑。在选用材料时,一定要按照施工设计来选择材料,这是因为施工设计是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综合考察、科学计算评估后得出的,是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在选材时需要照单选择,不能凭感觉进行。选择材料时除去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之外,还要考虑材料之间的混合搭配,它之间良好的相互融合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石灰、大小各异的石子以及沙子,能够搭配出强度各异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提升工程强度一般都会在内部设置钢筋结构,因此钢筋的管理也是工程的重点项目,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钢筋,并做好施工时的技术处理工作如钢筋间的连接需要牢固可靠。
        3.3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混凝土浇筑质量
        的控制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严格的控制浇筑过程,主要的控制点有:是否选用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不同的混凝土下料位置是否准确无误;砂浆铺筑有无按照设计要求厚度均匀铺筑等。施工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设置专职质检人员盯仓,再设置监理人员巡检,尽量做到各个施工环节都能严格控制,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及时纠正。若不能纠正,监理负责人要及时下令做停仓处理。此外,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混凝土的外加剂、配合比时应尽可能的优化设计,并运用骨料粒径较大的级配,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运用的水泥要符合设计控制指标,尽量多掺粉煤灰。在高温季节一般浇筑混凝土,主体建筑物基础约束区或重要结构部位浇筑机口温度7℃混凝土,浇注温度在14℃以内为合适。一般来说,浇注机口温度14℃左右的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8℃更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再次回温的情况。
        3.4浇筑完成后的后期养护工作
        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混凝土施工工作并未完全结束,还有后期的养护工作需要进行,这也是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浇筑结束后,为了减少裂纹的出现,需要持续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在温度高时在表面铺设草毡,并洒水进行降温处理,直到温度降至正常。洒水需要定期实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工程的进度但是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有效的降低了裂纹的发生。为了保证工程的周期,工程可以在其他方面减少时间,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后期维护。
        3.5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责任体制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施工人员数量非常多,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时候,可以将施工人员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分为施工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取一名施工技术较高、工作效率较高、态度认真的人员作为组长,对组内人员进行相关监督管理,并对整个小组的工作情况负责。同时,作为混凝土项目的管理人员,要监督各小组组长的工作情况。这样当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对其进行责任的追究和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让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也便于处理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也避免了有问题却找不到相对应负责人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制定质量责任体制的时候,还要积极对其进行改善,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与阶段情况,调整质量责任体系的执行方案。
        4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水利水电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虽然大部分企业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继续解决的问题,可见,强化管理混凝土施工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也是促进水利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J].环球市场,2016(26):269-269.
        [2]陈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00105-00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