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李宝龙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宝龙 王乃明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新东港控股集团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的出现对于建筑电气设计效率的提升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大大提高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减小了设计周期,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阐述了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项建筑类软件,其可实现3D立体化的模型建构,以此来为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建筑模型。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时,可对电气工程的每一项数据参数进行分类存储,并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关联信息,以满足电气设计的工作需求。
        1在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要点
        目前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弱电设计、照明设计以及配电设计,同时还能够三维碰撞检查。在配电设计方面,通过BIM技术有效的协同功能,能够有效收集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动力条件,并且就设计的完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上述专业的动力情况出现了变化,会使得配电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这样就避免出现二维设计阶段动力条件出现遗漏的错误。对于负荷的配电系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对于负荷进行自动优化和调整,保证三向的平衡状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供电的质量;建筑信息系统应用于照明系统来说,电气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房间的照度标准提前进行设定,灯具的布置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保障设计的质量;对于消防设计来说,BIM技术软件本身具有专业检查的功能,可以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探测器保护状态进行有效的复核,确保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同时还能够对给排水消防以及暖通各专业应该具备的消防联动进行有效的检测,主要提高消防设计的针对性及安全性。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碰撞检查时,电气专业中强弱电均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分析,电气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三维碰撞检测的结果对于各个碰撞点的设计进行优化,这也是利用二维设计建筑电气模型时所无法达到的应用效果。
        2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运用BIM技术的意义
        电气设计环节作为建筑工程在设计环节中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关键,其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加强电气设计环节的质量把控,为安全稳定地开展电气工程施工奠定基础。在开展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确保电气设计方案能满足实际建设需求,而运用BIM技术能够为电气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满足实际需求保驾护航。借助BIM技术,将设计人员想表达的设计理念、建造方式和运营模式等通过立体模型呈现出来,切实发挥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将相关数据内容等直观表达,也能合理地进行建筑结构、暖气、电气、排水、管道等结构排布,并帮助设计人员多角度分析对比,调整优化原始设计方案,智能管理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部项目,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完善设计工作,保障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及建设质量。
        3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科学应用BIM技术
        3.1电气平面设计的应用
        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施工与具体应用过程提供安全保障。通过BIM技术与实践类软件(revitmep)相结合,可提升建筑模型的设计精度。

在revitmep的融合应用下,可弥补建筑模型单面显示过程中存在缺陷问题,同时可基于BIM技术清晰地标注每一项电气工程环节,例如,线路的具体数量、灯具型号、电路信息反馈回路的走向等,并可依据数据信息来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空间定位,以此来为设计人员提供立体化信息服务。BIM技术可对电气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碰撞问题进行立体化分析,在数据参数的输入下,可令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动态化展示,并通过数据库的运行基准来检查设计模型的合理性。在模拟化功能的应用下,可对电气工程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以此来为各项数据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再次核对。
        3.2电气平面设计
        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时,应对电气平面进行设计。平面设计主要包括动力、照明、火灾自动报警以及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在结合BIM技术进行电气平面设计时,应用RevitMEP软件进行设计。将整合好的电气信息族库中的信息输入RevitMEP软件中,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时,可以精准地调用数据,从而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此外,在BIM技术与RevitMEP软件的共同支持下,利用CAD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基于进一步的电气设计工作要求,在进行电气平面设计时,对三维立体模型中的具体导线、回路标号和灯具型号等进行标记,并进行相应的碰撞检测,在掌握重点的前提下,改善电气平面整体设计效果。
        3.3管线的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是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用途,它可以对电气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对于电气设计管线碰撞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可以利用BIM技术仿真建模,主要是模拟管线的结构,让工程设计者对于管线情况充分掌握,及时解决相应的管线碰撞问题,构建基于BIM技术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专业人员能够对电气设计问题进行有效的交流,提升设计效率,还能够有效检测出在电气设计中管线碰撞的问题。在管线布置中,通常采用板内暗敷的形式,这样会导致由于结构的不同管线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造成管线的碰撞,因此可以利用信息软件中navisworks软件对电气管线结构碰撞问题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管线碰撞的部位,并且可以利用navisworks对于碰撞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3.4BIM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设计
        在建筑电气系统中,还有一项关键的基础系统,即配电系统,这是整体建筑电气系统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在配电系统设计中应用BIM技术,重点就是电气平面的设计以及线路的布设,也是保障电气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设计重心。首先,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将电气设备参数规格以及整体电气视图相关信息整理归纳,确保数据真实全面,避免遗漏,再结合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设置电气视图,降低配电系统危险指数。在设置电气视图过程中,要将用电设备和插座的位置清晰标注,以免后期遗漏布线。其次,还要结合暖气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与配电系统有机结合,避免各系统凌乱交错给后期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在完善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相关细节后,设置电气视图,并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力线路的布设,合理设置电路和导线布局,确保配电系统的电路分布合理,电气设备连接可靠。最后,对配电系统进行整体盘查,检查线路属性及配电盘明细表等细节,保障配电系统平稳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技术设计中展现了十分强大的模拟性能和可视化功能,因此对于建筑电气有着较为实用的优化效果。本文根据实际案例对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BIM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设计效果,提高电气工程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东明.关于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44-45.
        [2]刘美玲.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36):97.
        [3]张晓萍,邢青青,于希辰.BIM在建筑电气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